东方网4月2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近日,全国28个省市消协对汽车轮胎行业的调研显示,不同品牌轮胎的质保期长短不一、理赔标准相差大、对非质量问题规避法律责任……很多消费纠纷发生后处于“有三包无理赔”的状态。
记者采访发现,相比轮胎行业的乱象,广大车主对轮胎的了解更显匮乏,很多人自驾出行前甚至不检查轮胎有无硬物刺穿,胎压是否正常。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陶爱莲提醒,轮胎企业在做好售后服务的同时,也应向消费者传递最基本的安全知识。
轮胎作为汽车最易磨损的零部件,对于汽车性能和安全来说有着至关重要作用。轮胎最常见的问题包括鼓包、开裂和爆胎,其中既有消费者使用不当或意外造成,也有轮胎本身的质量原因。
消费者普遍反映,在轮胎出现问题时,“使用不当”成为厂商规避法律责任的挡箭牌。几乎没有企业愿意为此买单。消费者还反映,在发生轮胎消费纠纷时,轮胎生产企业自行鉴定,但鉴定结果难以让人信服。而如果消费者找第三方鉴定机构,则收费很贵。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陶爱莲介绍,全国28个省市消协日前联合发布了《轮胎企业售后服务政策调查报告》显示,对汽车轮胎非质量问题的补偿政策,在12家轮胎企业中,只有锦湖轮胎采取了VIP产品保障服务和特别保障服务:对于指定轮胎因道路问题导致的损伤以及因撞击导致的轮胎鼓包予以有条件的免费更换补偿政策。另有韩泰等个别企业表示,将会根据新品上市或产品促销等情况,理赔政策适当向消费者倾斜。而其余10家企业都没有补偿政策。
陶爱莲呼吁,能够制订出更偏向消费者的售后服务政策,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服务。
清明小长假将至,在免收过路费的刺激下,许多车主计划自驾出游。然而,网上热传的多个高速爆胎视频,再次给驾驶员敲响警钟,出行前应对车况特别是轮胎进行详细检查。
除了出行前的检查,安全的驾驶习惯更是关系一车人的安全。近日,来自青浦交警支队的民警@青椒小蔡在其微博中写道:高速上开车尽量不要占用应急车道,因为应急车道上往往有很多小螺丝等杂物,这些影响安全驾驶的杂物很多都是驾驶员修车等紧急处理时遗留下的,还有些是车上掉落的。为了验证,民警小蔡从短短十几米的应急车道上就捡了很多螺丝钉。
如果驾驶员喜欢长时间占据应急车道超车,这些锐物很可能对轮胎造成损伤,进而引发爆胎,造成安全事故。
据统计,高速公路46%的交通事故是由于轮胎发生故障引起的。在汽车的行驶中,轮胎的“健康”与气压密不可分,胎压异常会引起轮胎局部磨损、操控舒适性降低、油耗增加等问题,从而导致爆胎。所以保持标准胎压并实时监控胎压变化,是预防爆胎的关键。技术人员建议车主能自备胎压检测表,长途出行前一定要测量胎压。为了确保安全,除了检查胎压和胎纹,车主还应注意轮胎表面是否存在以下问题,如果发现轮胎有异常,车主应及时将车开到4S店或者维修点,交由专业人员检查:
1,胎面是否开裂。轮胎橡胶老化后会变硬、开裂,这表明该条轮胎已达到更换极限,轮胎抓地力下降,且开裂部分容易因驾驶时外力冲击而破裂爆胎。
2,胎面是否划破或扎钉。这些都可能造成轮胎漏气而最终爆胎,如不及时检查发现,将成为安全隐患。
3,轮胎受到撞击后,应及时检查胎面是否有鼓包。若鼓包,即表明胎侧帘布层已断裂,随时有爆胎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