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成立新基金81只
Wind统计显示,一季度共成立新基金81只,接近去年同期的2倍(去年一季度成立42只新基金),也是基金发行以来,成立新产品最多的一个季度。发行规模共计1936.69亿份,低于去年四季度的2117.85亿份。发行规模超百亿的是两只银行系基金——工银瑞信[微博]60天理财和农银汇理7天理财;成立规模在2亿-3亿份之间的均为权益类基金,包括财通中证100
增强、华商价值共享、中银标普全球精选和嘉实中证500ETF联接。
细分各类基金看,股票型基金共成立21只,合计募集224.06亿份,单只平均规模11.57亿份,比去年四季度12只成立、单只平均规模3.01亿份,出现了明显的回暖趋势;今年混合型基金成立4只,单只平均规模7.14亿份,也明显好于去年四季度2只成立,单只平均规模2.68亿份。今年一季度债券型基金成立27只,和去年四季度数量持平,但单只平均规模上出现向上趋势,一季度单只平均规模为39.16亿份,高于去年四季度的34.67亿份。今年占据市场“主力地位”的仍然是货币基金,成立22只,募集规模864.55亿份,单只平均规模39.3亿份,但和去年四季度比,不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出现了下滑。此外,今年一季度,成立了3只保本基金,单只平均规模为8.11亿份;成立1只封闭式基金,规模为8.83亿份;成立3只QDII基金,单只平均规模为9.35亿份,低于去年四季度单只19.78亿份的规模。
细究新基金发行中权益类和货币基金此消彼长的原因,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是去年四季度以来股票市场上涨带动投资者对权益类产品的需求复苏。
但值得注意的是,春节后,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回调,1-3月份基金的发行呈现逐月萎缩的趋势。1月份,成立20只新基金,单只基金的平均规模为29.18亿份;到2月份,成立22只新基金,但单只平均规模已经下降为24.82亿份;本月,成立新基金数量达到39只,但单只平均规模下降为20.7亿份。显示出市场调整带给基金直接杀伤力。
密集发行影响难以消化
如果按照一季度基金成立的速度,今年的新基金肯定将超过去年260只的数量。但基金公司能否承载加速发行带来的一系列改变呢?
目前,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一拖二”、“一拖三”、“一拖多”的现象比比皆是。统计显示,发行产品的71家基金公司,除了英大、国金通用、德邦、方正富邦等少数几家新成立的基金公司,旗下产品仅有1-3只,基金经理比较“富足”,一对一管理基金外,其余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均“一人干着几人的活”。
国泰基金[微博]的章贇管理着国泰上证180金融ETF及联接基金、国泰中小板300成长ETF及联接基金、国泰国政房地产、国泰沪深300
等6只基金;华安基金[微博]的郑可成管理着华安日日鑫、华安安心收益、华安稳固收益和华安信用增强债基等4只基金;万家基金的邹昱一人管理着万家3只债券基金,中欧基金[微博]的周蔚文管理着中欧3只股票基金,建信基金[微博]的赵英楷管理着建信的3只QDII。
“基金经理精力有限,即便是同一类型基金,但每只基金的投资方向、投资标的都是不同的,如何保障投资效果?”投资者不禁有如此疑问,从基金的季报年报中可以发现,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投资标的有些非常类似。
更让投资者担心的是,很多基金经理都是“新手”,任职年限在1年以内比比皆是,有10年以上投资经理的仅有林彤彤、尚志民、汪澂、王宁和何江旭等5位。投资行业市场历练、经验很重要,一批又一批的新手因人员紧缺不得不提前上岗,加上同样非常重要的投研后台人员的紧缺,投资者的权益如何保障呢?
晨星(中国)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王蕊表示,在国外,基金经理从业年限较长的原因很多,但行业制度以及公司的文化氛围应该是让基金经理更加愿意投身这个行业、实现个人价值的主要因素,例如股权激励、中长期业绩考核等等一些激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