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体育频道
球迷敌对怎能成为中超主流文化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4-01 15:00:49

  对于很多北京国安的铁杆儿球迷而言,3月29日北京国安主场迎战广州恒大的比赛可以用“过瘾”来形容:全场比赛节奏极快,最终双方各进1球握手言和。但是,此前曾在北京国安效力的恒大球员黄博文,在赛后感谢球迷时,却遭到愤怒球迷的袭击——不理智球迷的出格行为,给这场精彩的比赛添上了污点。实际上,早在广州恒大赛前适应场地训练时,就有球迷用污言秽语“问候”黄博文,并险些造成冲突。为避免冲突升级,次日上午预备队比赛时,双方只好约定“谢绝参观”。事后,在北京球迷群体中具有极大号召力的队长徐云龙发布微博,为好友黄博文打抱不平,“看到了有人对小黄做的事,感觉真挺寒心的”。

  黄博文遭小部分北京球迷怨恨也是事出有因,当年黄博文由北京国安自由转会至韩国K联赛时,曾给出“回国就回国安”的承诺,但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黄博文最终回国转投了广州恒大,习惯于将广州恒大设为“假想敌”的某些北京球迷,不能容忍这种“叛变”行为,因此将黄博文恨之入骨,而3年前由北京国安转会至广州恒大的另一名球员杨昊也曾受到同样待遇。事实证明,在球场陋习“京骂”现象有所好转的大环境下,工体这座“金牌球市”还有不少可以提升之处。

  目前,中超赛场上的戾气正日益加重,“敌对现象”也日渐增多,比如上海申花和上海申鑫,本赛季就有球迷对骂不止。而以几乎每场比赛都需要近千名安保人员严密控制的京津之战为例,俱乐部会提前向球迷组织提示“不要去客场看球以免发生危险”,而两地警方也会在比赛日如临大敌,甚至在高速路口劝诫客队球迷“远离球场”。上赛季分红创下历史新高,今年商业经营指标预计突破两亿元大关的中超联赛,竟然还存在如此危险的隐患,着实令人心焦。

  “其实,别看英国足球流氓世界闻名,但那只是极少数人的极端做法。绝大部分英国球迷其实非常有礼貌,尤其在场外,特别客气。”曾在英国留学多年的球迷小贾告诉记者,“英国球迷认为,场内的问题就在场内解决,很多赛前敌对情绪渲染得特别厉害的比赛,球迷在场上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唱着自己编的歌骂对手,但通常不会骂脏话,调侃性质的话比较多。比赛一散场,这事就算过去了,不会没完没了。”

  阿森纳和热刺的“北伦敦德比”是英超联赛中极为著名的“死敌赛事”:同处北伦敦的两家俱乐部积怨将近百年,相互仇恨度极高。但令球迷最为兴奋的却从不是赛前的诋毁和赛后的谩骂,而是两队在比赛时的大开大合与积极进取——本赛季阿森纳与热刺已经两度交手,一场阿森纳以5:2奏凯,一场热刺以2:1取胜,精彩的比赛场面,让球迷在为之热血沸腾的同时,更加期待下一场“德比”的到来。

  “这两家俱乐部之间没有任何和好的可能,当年坎贝尔从热刺转会去阿森纳,几乎被热刺球迷骂死,只要他回白鹿巷(热刺主场)满场都是举着‘犹大’牌子的球迷。但比赛一结束,就没有球迷去骚扰他。这种敌对的气氛不会超出比赛的范畴,更不会让双方球迷大打出手。”小贾说,“其实,英国球迷中的极端分子近几年也在逐渐减少,比如利物浦和埃弗顿的‘同城德比’,前几年经常导致流血事件,基本都是埃弗顿球迷有点输不起,在赛后故意挑衅。最近几年,这种情况明显少了很多,这可能跟利物浦这几年成绩不佳有关系,双方球迷现在似乎有点互相恨不起来了。”

  利物浦和埃弗顿两家俱乐部的主场相距不过1公里,而利物浦主场的红色球衣也与埃弗顿主场的蓝色球衣泾渭分明,双方德比战若无红牌出现简直就是奇迹——早年效力埃弗顿的著名前锋鲁尼,曾在德比战中与利物浦忠臣杰拉德大动干戈,至今仍是英超历史上著名的冲突事件。不过,如今的英超联赛环境好了很多,绝大多数球迷都支持“将视线放在比赛中”的观点。

  “另外,英国的媒体也很少发表特别偏激的观点,基本都是对事不对人的分析,尤其不会特别偏向主队。比如阿森纳和热刺这种比赛,当地的电台通常会邀请一名阿森纳死忠球迷和一名热刺死忠球迷搭档共同解说,两个人在解说时的观点都是对立的,但他们还时常相互开开玩笑,所以,这种解说在球迷中很受欢迎。”小贾告诉记者。

  媒体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球迷的态度起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但国内某些地方媒体过于偏爱主队,甚至不惜歪曲事实,在抨击对手时尤为兴奋,动辄以“恩怨”为由刺激球迷——以本赛季北京国安客场挑战武汉卓尔的比赛为例,某些居心叵测的当地媒体视国安为“当年导致武汉退出联赛”的罪魁祸首,球迷的情绪也被煽动得无比狂躁,最终导致球员和裁判心态失控,比赛也随之成为球迷眼中的“反面典型”。

  “球员之间相互特别恨的很少,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远赴亚冠客场之前,一名国安队队员告诉记者,“做球员的就是努力把比赛踢好,希望球迷能够理解,一起创造一个好的联赛环境。”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