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就业创业健康门诊"领学生出困境 专家"坐堂会诊"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3-30 13:58:13

  丁林菲是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随着毕业脚步的临近,对于如何迈出职场第一步,她显得有些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余,她在该院的就业创业健康门诊网站上“挂号”,准备请专家——学院学工办副主任吴剑老师为自己“把把脉”。

  两天后,丁林菲如愿见到了吴老师,亲切的笑容和专业的解答顿时打消了她原本紧张胆怯的心情。半个小时的咨询过去了,丁林菲出来时脸上多了些从容与自信。3周后,她给吴老师打电话,说自己已经得到了一家公司的回复,准备前往面试。

  学院党委书记郑雅萍说,这是“就业创业健康门诊——职业规划个性化咨询”活动中的一个普通案例。自2010年至今,之江学院已有近40位工作人员先后持证上岗,成为就业创业健康门诊的“医生”,累计接诊3300余人次,复诊满意率达到96.2%,帮助400余位就业困难的学子走出困境,找到了较为理想的工作。门诊咨询面向全院8000余名学子开放,确保了该院的就业率始终名列同类院校前茅。

  分类开门诊,解疑难杂症

  2010年,之江学院首次开展“就业创业健康门诊——职业规划个性化咨询”活动,成为该院推动学生“充分就业、诚信就业、满意就业”的重要举措。

  门诊分为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由资深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坐诊,主要咨询方向为职业规划、职业发展、职业选择和大学生创业;普通门诊则由就业专职辅导员参与会诊,主要在简历制作、面试应聘、就业现状、就业流程、就业政策和毕业生心理健康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此后,门诊还陆续开出了10家连锁门诊室,一般的就业创业问题都能在各分院(系)门诊室得到及时解决。

  每个工作日,之江学院都有一位资深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站里“坐堂会诊”,“把脉”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及时开具“药方”,这些专家专治那些正被就业创业问题所困扰的学生,以帮助他们找到求职入口。

  之江学院组宣办主任张英杰说,在咨询活动中,老师们付出的是专业知识和贴心服务,而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就业创业的技巧和方法,更是初涉职场的勇气与自信。

  “勇气”当药引,指导个性化

  很长一段时间,就业困惑成为压在郭秀峰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是他在那段日子里最为真实的生活写照。大学4年,郭秀峰一直都很努力,拿过奖学金,当过学生会干部,也参与过各种社会实践。不久前,他在一次面试中因表现不佳而与自己心仪的工作擦肩而过,初入职场所遇到的挫折使一向对自己要求颇高的他一改往常的自信与乐观,对于未来也渐渐迷失了方向。

  通过预约,郭秀峰走进了“就业创业健康门诊”的咨询室,全球职业规划师李林老师与他“一对一”地聊了近一个小时。李老师告诉他,在就业的过程中遭遇挫折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不能因为一次失败的经历就彻底否定自己。李老师还专门找出相应的案例视频播放给他看,帮他一起做分析,找出其自身优点,让他有足够的勇气去应对职场挑战,同时传授面试的小技巧。

  针对这些“90后”学生的个性特点,之江学院所有接诊的教师们都要定期举行“案例分享会”,把类似的例子写成详细的文案,一次次地讨论和改进,并为不同特征的学生群体制定出不同的指导菜单。

  为满足学生网上就诊的需要,教师们还特别开通了微博、人人网和QQ等网络工作平台,方便学生进行选择,也保护了部分羞于露面学生的隐私。“网上网下”互动,既能个性化地指导,又显得十分人性化。

  先排除“毒素”,后跟踪服务

  到门诊咨询的也不乏低年级的学生。“其实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来咨询,消除学生心理困惑、迷茫和郁闷是最为关键的,只有将这些阻碍学生正常就业的心理‘毒素’排空,学生才有信心去面对新的考验和选择。”创业导师徐晋说。

  汉语言专业的李卉宇晴今年刚刚大二,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忙着考证,而自己对于未来的规划却一片模糊,很有危机感。普通门诊的庞旭方老师为她介绍了职业规划的方法,并对她进行了简单的自我认知测评;同时还给她布置了一份特别的家庭作业:让她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写下20个“我是谁”,以及大学期间最开心和最沮丧的事情。

  20分钟后,李卉宇晴走出咨询室,但庞老师对她的指导和帮助并未到此为止。庞老师还通过电话联系、短信交流等多种形式对她进行“复诊”,这种“跟踪服务”切切实实地为李卉宇晴消除了心中的焦虑,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之江学院院长计建炳教授动情地告诉记者,负责接诊的老师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观,尽早走出困境,在做好准备后扬帆起航。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朱玮 卢源 编辑: 陈苹苹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