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中师范大学的一项课题研究显示,智能手机在武汉地区高校学生中覆盖率高达80.8%。3月底多家电视台同时发布的一则武汉逾2万大学生贷款买智能手机,总额度高达1.6亿元,其中大部分都从未考虑过是否能及时还款的新闻引发公众关注讨论。对此现象,专家表示大学生多是受虚荣心驱使超前消费。
然而记者在对北京某高校近百名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访问后发现,智能手机对于学生而言,更多作用已经不是最初人们所认为的攀比装酷,八成以上受访学生坦诚承认自己学习生活已离不开智能手机里各项应用的功能,包括社交应用《微信》《手机QQ》、日程管理类应用《课程格子》等等。
情感沟通便捷实惠
“一个月一千的生活费,200元花在电话费上了,还有吃饭生活用品什么的,在北京确实有点不够”,北京某大学大一新生小王告诉记者。她和男朋友是高中认识,各自在相聚很远的地方上大学,还有平时给家里父母亲人打电话,每天短信电话联系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虽然有电脑可以联系,学校流量比较实惠,但总不可能24小时守着电脑。
今年过年小王和男朋友都分别换了智能手机,《微信》每天聊的欢起,确实省下不少钱。当然,《微信》、《手机QQ》等聊天工具挤压了短信、电话市场,电信运营商表示不高兴了。联通已抢先对腾讯等运营OOT业务的产品发出了收费预告。进入3月以来,联通3G用户在查询业务详单时发现自己使用《微信》《手机QQ》等业务的流量被单独列了出来。
除外,随着3G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应用接入联网业务,社交成为手机应用里不可缺少的属性之一,手机游戏、日记应用等都更加强调社交属性,如《我叫MT》的多人下副本,《粉粉日记》的粉粉社区,日记分享,《课程格子》一目了然哪些同学与自己上同一节课,组队上课、上自习更方便,发现课堂上“心动女生”在用《课程格子》,可以加好友聊聊。
手机上的课程管理
进入大学校园,对绝大多数新生来说,是一个重新适应环境的过程。“偌大的校园加上各色课程,有些同学上了几个月的课,依旧会找不到教室,记错课程。通过智能手机里的课程管理应用,上面的麻烦很容易就解决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张震同学向记者展示了他和同学们都在使用的一款叫《课程格子》的课程表管理软件。
这款应用提供了中国2500所大专院校的超过500万节课程信息。同学们可以很方便的根据自己的选课安排,排出自己的课程表。时间、教室、老师甚至给分的慷慨程度等等,都能一览无余。张震透露,现在同学们在新学期选课之前,都会在课程格子上查询相关信息,这种方式比以前向师兄师姐咨询效果好的多。
“只要你用1分钟设置好了课表”,张震介绍说,“课程格子就会每天自动提醒你当天的课程安排,如果临时换了教室,也会有同学立即更新,好让其他人不跑冤枉路”。
共享与“蹭课”更容易
“大学上课最有价值的是什么?随堂笔记啊!”北京交通大学大三学生吴昊旸说。“如果能把一门课一学期的笔记完整不落地记下来,那绝对是值得膜拜的大神。”大学老师上课风格各异,有爱写板书的,也有直接PPT放一圈完事的,谈到的知识点丰富多样,思维跳跃很快。稍微走个神,老师便已进入下一个话题。课堂笔记尤其是成绩较好的同学的课堂笔记经常成为争相传阅的复习资料。通常班级邮箱里会放上老师的课件供大家课下查阅,有的笔记还被传到网络上《百度文库》、《道客巴巴》等资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