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家庭主妇将厨房垃圾做成环保“洗洁精”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3-28 10:44:48

  图为雷虹在制作酵素。图文/荆州日报记者户雪梅

  厨房垃圾,被列为除工业污染外的人类第二大污染源,人类有没有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将这一污染源变废为宝?荆州一家庭主妇雷虹,通过“克隆”泰国乐素昆博士的“酵素”技术,成功将厨房垃圾变成了宝物。

  雷虹“克隆”的“酵素”,除了可用作环保“洗洁精”外,还能净化污染的河流。且操作方法筒单易行一学就会。

  社区涌现一批追随者

   家庭主妇克隆出“酵素”

  家住荆州市的雷虹女士,是一位全职太太。去年初,她从网上发现泰国一位博士历经30余年研发的一种新的环保产品——酵素。

  所谓环保酵素,就是一种由植物蛋白质、矿物质和保幼激素天然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其酿制过程中,将所有不同的酵素原料加在同一个环境中,让它们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一个复杂而稳定且具有多元功能的酵素生态系统。

  这位博士在研发成功后,便将这一研发秘密完全公开在网上,目的是为让大众推广自己的技术,而造福人类。

  雷虹说,她在发现“酵素”技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她生产出的“酵素”,完全达到了“酵素”的要求。

  她说,做环保“酵素”的原料,就是用吃剩的水果皮、老菜叶和菜头菜尾等厨房垃圾,混合红糖与清水制作而成。而做好的“酵素”,具有防虫、驱虫、杀菌、分解有害物质、去油污等功效。

  “酵素”不仅能用于蔬菜和农作物的杀菌,还能代替家中的化学清洁用品,流入下水道后还可以净化河流湖泊,达到环保的效果。

   “乐净居酵素坊”探真伪

  为探究其真伪,昨天,记者在荆州区荆州花园找到了雷虹女士。

  雷虹女士马上把记者领到她的“乐净居酵素坊” ——一个20多平米的储藏室。储藏室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胶桶和塑料瓶,而所有的胶桶和塑料瓶中,都装着棕黄色的液体。

  雷虹说,这些棕黄色的液体就是酵素水。

  打开其中一个矿泉水瓶,一股桂花香味扑鼻。“这是我加了桂花制作而成。”雷虹指着一个桶说,这是刚做不久的酵素,上面漂浮的东西就是菜叶、苹果等,而桶里覆盖着一层白膜,就是发酵菌。

  她说,酵素的原料,都是家里不要的蔬菜果皮,如芹菜、生菜、莴笋、苹果皮、香蕉皮、橘子皮等日常餐厨垃圾。这些垃圾经过发酵后,就生产出了环保价值极高的酵素。

  用酵素洗碗、擦油烟机和灶台,效果非常好!如果将稀释的酵素液用来洗澡、洗头发、洗衣服,还能够分解和消灭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

  截至目前,她已经制作了2850公斤酵素,换句话说,她的酵素转化了600多公斤厨余垃圾。

   制作方法一学就会

  雷虹说,酵素的制作方法筒单易学,你只要将酵素原料(即蔬菜果皮等即厨房垃圾)洗净晾干,然后切碎,与红糖、水按照3:1:10的比例混合,再将其装入到可膨胀的容器中,密封放置阴凉处发酵3个月。制作酵素的容器,可采用塑料瓶、油壶、胶桶、瓷器、陶缸等,但玻璃或金属容器不能用,因为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气体,而用玻璃或金属瓶容易发生爆炸。值得注意的是,酵素原料在装入容器时,要保留30%的空间,留以发酵。

  接下来,就是等待酵素原料的分解和发酵。发酵过程中,酵素也需要细心照料。“第一个月,每天必须揭开盖子给酵素放气并进行搅拌,让浮在表面的垃圾浸在液体中;第二个月和第三个月每隔几天或十几天打开盖子放气,观察酵素发酵情况。”雷虹说,酵素发酵成功后,就可将酵素水过滤出来了,即为酵素。

  记者正在采访时,酵素坊所在小区居民的皮忠新提着几个大袋子,一些蔬菜叶子来到酵素坊,要将其送给雷虹。

  69岁皮忠新,就是一位酵友。他经常到酵素坊来和雷虹讨论酵素。“我用小雷送给我的酵素洗排风扇,去油污效果特别好!”今年2月25日,皮忠新也开始学做酵素,并带动了五六个邻居一起做。

  雷虹说,经过她和朋友宣传,现有约1000多人了解了环保酵素,其中许多人已经开始制作环保酵素。为了更好的宣传环保酵素,她从一个酵友那里要来了两箱“环保酵素”宣传手册,目前已送出去一半了。下一步,她计划走进学校和社区进行宣传。

来源: 武汉晚报 作者: 编辑: 叶燕增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