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医疗健康新闻
感冒药大多含对乙酰氨基酚 使用不当会致命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3-18 14:49:20

  提起“对乙酰氨基酚”,或许很多人感到陌生,但一说到“扑热息痛”大家就会恍然大悟,没错,它们是同一个药物,是治疗感冒、关节痛、神经痛等疾病解热镇痛的常用药。但它的毒性也不能被忽视。美国相关资料显示,每年服此药中毒致死人数超过200人。可见,如果使用不当,它的毒性可以致命。

  绝大多数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它主要是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及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头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等症状,尤其适用于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而对于各种剧烈疼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则没有效果。

  让我们先来看看,对乙酰氨基酚进入人体以后,是如何工作的?

  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与吸收

  ·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易被吸收。

  ·服药后约半小时到1小时,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在血液中达到峰值。

  · 90%~ 95%的对乙酰氨基酚需经肝脏中代谢,其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

  ·半衰期为1~4个小时,平均为2小时。也就是说,从服药开始,平均每过2小时,对乙酰氨基酚在血液中的浓度会衰减一半。

  肝脏毒性反应,严重者可致肝坏死

  在国外,确实曾有“超量服用乙酰氨基酚自杀”的案例报道,尽管这种自杀方式十分痛苦。而超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致死亡的原因,就是它的肝毒性反应。有人把对乙酰氨基酚比喻成一个火药桶,也是因为它有肝毒性反应。临床观察发现,长期、大剂量以及联合用药,常可致对乙酰氨基酚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以肝坏死最为严重。

  不良反应,源于药物代谢过程

  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不良反应,源于药物代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乙酰氨基酚在生物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代谢物质,即N-乙酰对苯醌亚胺( NAPQI ),它的毒性较大,需要与体内的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结合才能降低毒性。如果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剂量过大,或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减少时,致使这一毒性较大的中间代谢产物与其他重要的大分子结合,就会出现肝损害。

  两个致命的原因

  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NAPQI不能完全被结合呢?通常,导致NAPQI不能完全与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结合的原因有两个,一是NAPQI产生量短时间内突然增大,二是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的数量不足。

  1、超量服用,导致NAPQI产生量短时间内突然增大

  临床发现,短期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是暴发肝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是为何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会限定成人每日对乙酰氨基酚最大推荐剂量不超过4g的原因。因此,在服药前要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是一些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以免重复用药或错误用药导致服药剂量过大。

  2、三个因素,与对乙酰氨基酚争夺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

  与对乙酰氨基酚争夺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也是常被人忽略的,它们是——

  ·饮酒。过量饮酒时可以耗竭体内的谷胱甘肽,增加对乙酰氨基酚肝脏损害的风险。

  ·葡萄柚。研究发现,葡萄柚的成分能与近40种药物在不同程度上发生相互作用,可降低这些药物在肝脏的代谢能力,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滞留时间延长,类似于过量服药一样,致使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在用药时应尽量避免食用葡萄柚或葡萄柚汁。葡萄柚就是西柚,有些像橙子,从形状上看比橙子规则一些。表皮比橙子光滑一些,味道比橙子浓郁些,口感甜中带微微的苦。

  ·某些药物。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对乙酰氨基酚与某些药物同时服用时,可使自身或对方药物疗效增强或毒性增加的风险。不能与对乙酰氨基酚同时服用的药物,如与巴比妥类,及其他抗痉挛药物同服时,可增加肝毒性反应的危险;与抗凝血药物合用时,可提高抗凝药的作用;与氯霉素合用时,可使氯霉素半衰期延长,导致其毒性增加;与齐多夫定合用时,也会增加其毒性反应。

来源: 39健康网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