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对参加工作时间不太长的年轻夫妻来找我,问我在大学里有无较可靠的关系,能让他们夫妻俩都读在职硕士研究生。小伙子说,甭管什么专业,只要能“不费劲儿”拿到文凭就行。因为,他们发现,即使同年参加工作的人,学历不同,工资标准也不同,而且,单位里也有不少硕士毕业生,以后在职称、职务晋升方面,他俩的本科学历绝对不占优势。面对现实,他俩一致认为,当务之急是“继续深造”。
按理说,他们参加工作时间短,最重要的是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以后再根据业务需要或自身发展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深造。但在这个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有更高的学历、文凭,意味着在就业、职称晋升、职务升迁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这也是近些年来考研、考博热兴盛不衰的一大原因。
但是,有些事一“热”就容易出问题。本来,靠自身拼搏拿到文凭并得以晋升职称、职务无可厚非,可是有些人总想得来全不费工夫,于是假学历、假文凭、假履历、论文抄袭等一系列造假问题“应运而生”。无论是官员还是商界、学界名流,拿着假文凭或“注水”的真文凭当敲门砖,一路平步青云的人应该不在少数。有媒体曾报道,早在2005年,全国开展清查干部文凭活动时,在调查的67万名县处级以上干部中,每40人就至少有一人的文凭有问题。
此外,在当前的官员选拔制度中,年龄也是一条硬指标。特别是在基层,即使有水平有能力,但年龄超过某个年龄段,升迁基本无望了。因此,根据不同情况,干部年龄像弹簧一样可高可低的造假现象也非个例。比较典型的要数山西某市住建局局长薛某。据报道,他为了入党、升迁,伪造专科学籍档案,谎报本科学历,篡改档案,11次填报不同的出生日期。薛某曾为此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但仍从乡镇党委书记调任该市住建局局长。
选拔干部,年龄、学历是“硬杠杠”,道德品质倒成为“软指标”。而通过造假获得升迁的官员,受到责任追究的只是少数。成本低、风险低、回报高,如此环境下,造假怎能不疯狂?以至于一些人,扛着假学历、“注水”的文凭,招摇过市,装腔作势,毫不脸红。关键在于,他们对于“假”的追求,每每得到“真”的认可。
只有当造假者、包括使用者所承担的风险远远超过其所获得的利益时,造假行为才能得到遏制。因此,应从法律、经济、信用等各个方面对社会上的制假、用假者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惩戒,让其得不偿失,惟此,猖狂的造假之风才有望刹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