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美食频道
春天吃点“小清新” 三款粤式风味菜推荐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3-24 15:49:42

  色香味俱全的金不换南瓜焗鸡。

  开胃至极的香芒杂果炒海鲜。

  别有一番风味的蟠桃炒鱼球。

  每年自春分起,“昼夜均”而“寒暑平”,万物开始萌发,人们对“春分”饮食讲究“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在佛山,不少酒楼食肆趁机推出新款菜式,以各式时令水果蔬菜搭配的小清新菜式为主打,正符合识饮识食的佛山人口味。营养专家指出,此时多食用蔬果,可以补充冬季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消耗,对养生大有裨益。

   市场:食肆酒楼春季时菜出炉

  经过春节、开年期间的豪吃海喝,不少吃腻了大鱼大肉的市民都感觉要为肠胃放放假。加上气温逐渐上升,以肥美为卖点的冬令菜式逐渐退场,取而代之的是走清新路线的时令菜式。记者走访发现,市内不少酒楼食肆已经推出了全新的春季菜谱,其中以时令蔬果搭配的小炒最受市民欢迎。

  “因为经过了一个冬天消耗,人体处于最缺乏维生素的时候,例如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缺乏就会发生口唇糜烂、口角发炎的病症,俗称‘烂嘴角’。这个时候又恰巧是蔬菜水果开始大量上市的时候,正好可以应节补充冬季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消耗。”资深的美食行家黄锡塘说,俗话说不时不食,时令菜得天地之精气,营养价值最高,所以在春季推出的新菜式都是用时令的蔬果搭配,例如具有养阳功效的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芦笋、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等,可以提高免疫功能,预防感冒等等。

  在烹调方式上,冬季菜式多采用火锅、焖、炖等浓味炮制,而春季菜式则多用小炒,讲究原汁原味。“小炒的肉类多数用虾球、鱼肉、鸡肉等白肉,容易消化之余,与蔬果搭配也更好。”黄锡塘介绍说。

  推荐:

  小炒类的菜式易学易做,而且春季时令菜品在市场、超市都应有尽有,记者特意向大厨偷师,给吃货们指点迷津,让你在家也能轻松DIY。

  ★金不换南瓜焗鸡

  南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其所含的β胡萝卜素由人体吸收后转化为维生素A,春天食用可预防皮肤瘙痒。“金不换”和紫苏一样作为香味蔬菜在料理中使用,可以起到化湿的作用,正适合潮湿的春季。

  焗鸡可按个人口味烹饪,南瓜一定要选肉质细嫩的小金瓜,瓜吸收了鸡肉焗出来的肉汁,集精华于一身,是最好吃的部分。

  大厨说,家中可尝试先爆炒再隔水蒸,但注意要掌握火候,还要加入适量的蒜,金不换和蒜香搭配味道更浓郁。

  ★香芒杂果炒海鲜

  这道东南亚风味的菜最主要的是香芒和虾仁,杂果和海鲜都可按个人口味选择搭配。海鲜需先用料酒、蛋清和盐腌制1小时左右,用少量干椒起镬,放入海鲜猛火炒熟。然后关小火,放入事先切成小块状的芒果。秘诀在于,关火前最好洒上几滴青柠汁,让整盘菜都充满柠檬的清香,开胃至极。大厨还说,芒果要选成熟到金黄,质地不能太软的。

  ★蟠桃炒鱼(鸡)球

  用新鲜的蟠桃搭配芹菜、洋葱、胡萝卜丁等,先炒肉类,再放蔬菜、水果。蟠桃炒过,有一点糯糯的甜香,但不要炒得太久。如果现在难买到价格适合的蟠桃,可以选择罐头黄桃,也别有一番风味。

   提提你:

   食春末夏初菜式搭配很重要

  南方的春天比较短暂,从冬天过渡到夏天,人体要利用这短暂的春末夏初之交,平衡好阴阳,因此,在选择菜式的配伍方面要非常讲究。

  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要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辅佐,以防止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的目的。

  而不同体质的人,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时令菜肴。例如气机郁结型,一般表现为不愿讲话、常常叹息、情绪抑郁悲观,这类人常有气血不畅,春季可以多吃些有发散作用的食品,比如韭菜、大葱、豆芽、春笋、香椿等。而气郁化火型,一般表现为易暴躁、易动怒,可以适当多吃些酸性、凉性、具有收敛效用的食品,比如木瓜、乌梅等。还有一些人肝功能长期欠佳,肝阴亏虚,表现为乏力、眼花,可适当多吃些滋养肝阴的食品,比如甲鱼、猪肝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为安度盛夏打下基础。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记者:高敏华 编辑: 叶燕增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