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受“召回案”影响 大众在华发展将受重创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3-24 14:37:19

  3月15日,央视在“315晚会”上曝光了大众DSG存在质量隐患。次日,中国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元平明确表态:大众公司如果不履行法定义务,质检总局将责令召回。

  从今年1月1日起,由国务院颁发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首次突破了缺陷汽车召回立法层级低的限制,将以前的部门规章上升为行政法规。

  李元平的表态是质检总局就大众DSG事件首次表达明确态度。此前,质检总局在大众DSG事件上从未公开进行过确凿的“召回”表态。

  “这意味着大众不仅将面临重大经济损失,并且,由于DSG是大众明星产品的核心零部件,也是大众主推的技术,大众未来在华的发展也将受到严重影响。”麦威咨询公司总经理程文兵表示。

  目前,大众(中国)对上述消息拒绝发表置评。

  DSG事件始末

  大众在华“DSG事件”爆发于2011年,彼时,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称,该年共收到汽车产品缺陷信息投诉8840例,DSG变速箱抖动、顿挫问题排在首位。

  实际上,大众曾就DSG在海外发起过多次召回。数月前,在大众针对台湾市场也对DSG进行了召回,在其召回文件中承认,在特定条件下,尤其是外界温度和湿度较高并且长时间驻停车后,少数配备7速双离合变速箱的车型可能会因硼结晶或电子故障,导致车辆于行进间失去动力或失去部分挡位,或以固定挡位行驶,出现排挡指示灯闪烁、行进间抖动以及离合器无动力输出等情形,少数车辆可能无法继续行驶。上述问题与DSG变速箱在大陆地区出现的问题基本相似。

  但针对中国大陆地区,大众方面一再表示,他们的DSG双离合变速箱并没有任何技术问题,只是未充分考虑中国的使用环境而已。因此,在2012年5月,大众(中国)发布了解决“DSG事件”的方式——延长DSG变速箱的质量担保期,把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生产的相关变速箱的质量担保期从两年或者6万公里延长至10年或者16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同时,大众汽车将继续开展相关的监测工作,并承诺严格按照中国的法律法规规定,解决好发现的每个问题,以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在DSG问题上,召回与延长质保期这两种形式都是要采取软件升级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但‘召回’在措辞上显然要比‘延长质保期’更为严厉,出于对产品及品牌形象进行保护的目的,大众当然愿意采用后一种方式。”汽车业知名分析师贾新光说。

  大众方面“舍卒保車”的做法无法平息消费者的不满,但彼时《条例》尚未正式实施,质检总局方面不能以法律手段处理上述问题。

  损失巨大

  国家质检总局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大众DSG是否需要召回的问题,质检总局一直跟踪监测,已进行了10余次现场调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到DSG故障信息上万条,组织专家进行了分析论证,4次正式约谈大众公司负责人,DSG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探讨。”

  2013年2月27日,质检总局再次约见大众公司,要求大众公司采取召回措施,尽快解决DSG故障问题。

  3月16日,质检总局依法通知大众公司就DSG变速器动力中断故障问题实施召回。大众公司如果不履行法定义务,质检总局将责令召回。

  这意味着大众在华发展将受到重大影响。目前,大众在华主推的技术室DSG+TSI,去年,大众曾宣布将在天津投建DSG变速箱工厂,但是对于在新工厂中大众是否能够完全杜绝DSG可能出现的问题,大众方面并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只是说在未来新工厂投产时,相关技术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DSG召回后,大众在中国将至少面临10亿元以上的成本增加。”麦威咨询公司总经理程文兵表示,“并且,大众在华的品牌形象将遭到重创,这种损失是无法用金钱估算的。目前,中国市场是大众全球最大市场,去年大众在华产销量超过200万辆,超过了其全球产销量的20%,如果大众在华遭遇滑铁卢,大众的全球业绩都将受到重大影响。”

 
来源: 中国经营报 作者: 编辑: 童文丽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