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逝世,享年89岁,很多中国人对他的名字并不熟悉,但他留下的文学作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却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视作品,亦深深地烙印在中国观众的心中。《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但作为一个外国人的著作,为何如此受到国人关注?其魅力何在?昨日,辽宁大学文化学者刘铁为我们解读了这部作品。
魅力在于
彰显女性英雄主义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传到中国来共经历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以文字的形式传入,反响寥寥;第二次是以一种加强的传播形式,小说被改编成为电影、电视剧,这种形式一下就引爆了中国民众关注的热潮。”刘铁介绍。
刘铁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最终能点燃热潮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彰显了女性特殊的英雄主义。”因为战争通常来讲是不应该由女性直接参与的,但这部小说中的5位女性由于遭遇猝不及防的意外,由后勤保障力量成为一线的战斗力量。这意味着,在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意外性时,没有时间分出男女,英雄的造就是不以性别为依据的,从而体现出前苏联人民宁死不屈的、献身祖国的英雄主义精神。“这种女性英雄主义不仅有一种特殊的冲击力,还有一种凌驾于男性阳刚之上的,大放异彩的魅力。”
在刘铁看来,《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部作品具有多个方面的审美价值。从阅读和观赏的角度来看,作品中的女性英雄群体激发出的人类英雄情感力量丝毫不逊色于男性英雄。她们克服了女性的弱点,扛起男人来不及肩负的重任。他们的英雄主义具有更加真实的平民色彩。
从美学的角度来讲,这5位女英雄是美丽的化身,她们最终殒命沙场,美丽的毁灭令这部作品更增添了悲剧的震撼力量。
对50后、60后、70后
影响更为深刻
刘铁认为,在中国受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影响最为深刻的应该是50后、60后以及70后。因为这几个年代的人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多、更普遍,而这部作品所传播的正能量和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成为了他们的人生观。
这种价值观使上述年代的人们形成了程度不同的英雄情结,这种英雄情结会渗透到把他们自己塑造成英雄,这一代人最大的追求就是成为英雄,认为不打仗、不扛枪同样能成为英雄,即便没有战场,也会把工厂、抗洪救灾现场等视为英雄诞生的地方,体现在个人的英雄情结上。
刘铁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通过媒体传播出来之后,把我们搁置的英雄主义情结激活了,促使英雄主义母题日渐发酵,成为一种生命的元素。”
刘铁表示,希望80后、90后也能够关注一下像《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样传统的、正宗的英雄主义作品,从中吸取“小到做人、大到爱国”的一种精神正能量。记者李爽
鲍里斯·瓦西里耶夫
相关链接
同名电影也是经典之作
1969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前苏联《青春》杂志上发表,在读者中产生极大的轰动。 1972年,小说被搬上银幕,并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瓦西里耶夫的名气随着这部小说的成功而大增,小说原作更加受到追捧,被视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讲述了几个女兵在二战中抗击德国侵略者的故事。同名影片是陪着很多中国人长大的、最重要的“百部电影”中的一部。可以说,那个时代,很少有人没看过同名电影和电视连续剧等影视作品。人们正是从这部作品中认知和感受到了俄罗斯式的浪漫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