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群
在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颁奖典礼上,原先并不被看好的独立制作影片《到阜阳六百里》成为最大的黑马。这部影片不仅把最佳原著剧本奖收入囊中,同时在最佳女配角的角逐中,帮助唐群力克惠英红、刘嘉玲、蒋雯丽三大女明星,成功登顶。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部早在前年金马奖颁奖典礼上就已经功成名就的影片却迟迟没有与内地的观众见面。昨天这部佳作正式亮相艺术电影联盟,影片的导演邓勇星携唐群共同出席了放映活动。有意思的是,《到阜阳六百里》的主题是“回家”,这部以上海为背景的影片昨天在上海的放映可谓是名至实归的“回家”。
拍出原汁原味的上海
对于上海的观众来说,《到阜阳六百里》是一部相当具有亲切感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不仅能够看到东方明珠、外白渡桥这些知名的景点,同时还能看到拥有老虎天窗的阁楼、陡峭的楼梯等等。导演邓勇星在这部影片中将镜头对准上海这座大都市底层的外来务工人员,从钟点工、KTV服务员到街头派发小广告的,把每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形象都精确地呈现在大银幕上。尤其是影片中的对白,其独特的上海地域色彩以及生活化程度都让人相信影片的导演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到阜阳六百里》的导演邓勇星却是一位台湾导演。
在这部电影之前,邓勇星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上海拍摄纪录片,“纪录各种人群的生存状态,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可以拍一部电影了,于是开始筹备这部电影。从一开始,我就很习惯地把那些我身边看到的人,例如钟点工等等写到这部电影里去。”邓勇星告诉记者,他在上海生活了好多年,在他看来《到阜阳六百里》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只属于上海,“在上海生活这么久,我对这个城市是有感情的,我也希望这部电影是送给这座城市的一个礼物。”
职业演员混搭非职业演员
从筹备之初,邓勇星就确定《到阜阳六百里》的基调将是半纪录片的形式,除了几位主演之外,启用非职业演员是一开始就构想好的。不过如何让职业演员和从没演过戏的非职业演员混搭在一起却是不太容易的事情,“毕竟没有演过戏,非职业演员有的时候会盯着镜头看,或者有的时候会出各种状况。好在秦海璐他们这几个职业演员的水准相当高,总是能够配合这些非职业演员,增加了影片的真实度。”除了秦海璐之外,当初甄选出演谢琴这一角色则是导演邓勇星的重中之重,“这个角色其实是这部电影非常有难度的一个角色。我希望能够找一个内心刚毅的演员来出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影片最后那种希望破灭后和着泪水把馒头咽下去的情感表达出来。我很幸运,找到了唐群,而且第一眼就相中了她。”
但唐群透露,当时她自己是有些惊讶的,“我之前演的角色都是特别洋气。这次让我出演一个外来的钟点工,我记得很多人都问我说‘唐老师,侬演钟点工啊?能够像伐?’但是我自己对于这个角色相当感兴趣,也乐意去挑战一下,于是就爽快地接演了。”
从歌剧舞台跨界电影圈
事实上,唐群最早是学歌剧的,曾经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以及上海音乐学院。直到1981年才跨界参与出演了第一部电影,1989年才等到了第一部担当主角的作品。之后很多年,唐群一直穿行于歌剧界和影视圈。这也是为什么在金马奖颁奖典礼上唐群一开始就笑道,“我这个年纪,音乐的奖拿了不少,但电影的奖这却是第一个,估计也是最后一个了。”
《到阜阳六百里》入围金马奖时,唐群并没有太当回事情,依旧按照自己的规律在海南拍摄电视剧。直到跟着剧组前去台湾参加颁奖典礼的酒会,唐群才发现这次可能有些不一样,“我们这部电影是独立制作,所以一开始台湾的报纸上关于我们电影的报道很少。别的电影,例如刘嘉玲、蒋雯丽她们的片子都是好几行,我们的就只有一行,所以一开始我也没多想什么。后来金马奖颁奖典礼召开新闻发布会,一大群媒体就围在我这里一个劲采访。我说刘嘉玲、蒋雯丽什么的都在那边,我没什么名气。结果他们说,我们看好你,应该能拿奖。后来侯孝贤导演也跑来,走到我身边拍拍我说‘演得好’。到最后宣布我获奖的时候,其实我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倒是第二天,很多媒体在采访张艾嘉的时候,张艾嘉说这次最佳女配角的评选毫无悬念,唐群是轻易胜出,这‘轻易’两个字多少让我有些意外。”
话剧式一场场放映
虽然在金马奖颁奖典礼上功成名就,但《到阜阳六百里》这样的独立制作艺术电影仍旧要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也不得不面对无法全面进入院线放映的尴尬。艺术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无法获得生存空间的现实也迫使艺术电影的发行做出更多新的尝试。《到阜阳六百里》昨天的放映就是通过艺术电影联盟进行的单场次放映,放映现场座无虚席,观众对于影片也是相当热情,放映之后给予热烈的掌声。影片的导演邓勇星在接受访问时笑道,“这种感觉也不错,就像话剧一样,一场一场放映。之前我们在北京放了几场,现在是上海,接着再去别的地方,这种方式挺奇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