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海报
《喜宴》海报
《卧虎藏龙》剧照
在李安的影片中,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与冲突集中展现并使之协调;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矛盾与冲突表现无遗而试图融合;更以他的电影创作实绩将艺术与商业巧妙地融为一体。
中国电影发展至今已逾百年。在这一百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电影既经历过挫折与失败,又取得过成绩与辉煌。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社会总体经济格局不断变化,我们周围的文艺格局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启蒙、教化为特征的严肃文艺影响力日渐萎缩,而商品经济所引发的商业性消费和通俗文艺则日渐繁荣,成为文化大舞台上的主角。就电影艺术而言,艺术片举步维艰,从创作、资金、发行、放映,到票房、受众人群,都处于尴尬境地;而商业片则呈兴旺之势,成为电影市场甚至电影艺术的主流。如何兼顾电影艺术与商业、思想与市场(票房),成为当代电影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另外,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与现代文化、现代思想的碰撞强烈。如何运用电影艺术地表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锋、交融,是当代中国电影人需要思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作为三次奥斯卡奖、两次威尼斯金狮奖、两次柏林金熊奖以及众多不同等级影展大奖的获得者,李安的电影思想深刻、故事性强、画面优美、叙事从容而为广大观众津津乐道。对李安电影进行研究可以作为对中国电影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积极探寻。
在李安的影片中,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与冲突集中展现并使之协调;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矛盾与冲突表现无遗而试图融合;更以他的电影创作实绩将艺术与商业巧妙地融为一体。李安自觉地从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美学观念中汲取养料,使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相结合,为丰富华语电影艺术表现方式做出了有益的、成功的尝试。
内涵丰富的文化主题
李安自1991年起正式步入导演的行列,迄今已有20余年。在20多年电影创作过程中,李安得到世界影坛认可。李安的电影创作风格随着其电影创作实践而不断发展与完善,并最终形成以“淡雅平和”为特征的独特的电影美学风格。他的电影始终围绕着信仰、文化、家和性这几个母题进行创作,通过戏剧冲突推动情节发展,最终达到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和谐的结局。在他的作品中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有着或激烈或平缓的冲突和意想不到的结局,在有趣的故事的外表底下是内涵丰富的文化主题和哲理意蕴。人性的呈现是李安电影意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其创作的影片或多或少地带有哲学色彩,并使其电影创作在思想和艺术水平上达到较高层次,极大地提升其电影创作质量。李安透过对亲情的碰撞与调和、爱情的矛盾与两难的抒写,将人类的真实情感展现在银幕上,发人深省,催人泪下。在对人类情感的揭示中,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突出了人物性格,塑造了人物形象。可以说,情感支撑在李安的电影创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文化同现代化之间的冲突与妥协、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对大众文化的坚持与超越,这些在他的影片中都可以找到踪迹。正是在这些冲突与超越中,彰显出其电影创作所具有的深刻的内涵与广博的人文关怀,也显示出其影片所具有的丰富而深邃的意蕴。李安把他对现代人本主义、人的解放和生命哲学融入到电影创作之中,塑造出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现代思想的人物群像,极大地丰富了其电影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
关注电影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作为深谙电影艺术规律和历史的李安,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电影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在李安的电影创作中,对高新科技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电影创作过程中对数字化技术和3D技术的运用。例如在影片《绿巨人》创作过程中,李安聘请了世界最著名的电脑影视制作公司Industrial Light&Magic为影片量身定做数字特技,从而成就了绿巨人的形象以及影片中宏大庞杂的场景。而《卧虎藏龙》中古旧都城的风貌等场景设计,也离不开现代化数字技术。尤其是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更是将3D技术与电影艺术进行了完美的结合,获得广泛的好评。李安自觉地吸收、借鉴科学技术的高新成果,将之应用到自己的电影创作之中,使自己的电影技术水平能够处于领先的地位,从而为其电影艺术的创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可靠的保证。
展现民族品格,表现现代意识
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历程,能够通过电影创作展现民族品格,表现现代意识,在全球范围能够确立较高地位的电影作品微乎其微。相对而言,李安的电影创作在这些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他的影片尽其所能地展现了民族品格,极具现代意识,并且能够巧妙地找准自己在全球化浪潮下所处的位置,在国际影坛拥有较高的地位。李安对中国电影民族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他的电影创作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李安通过电影创作将中国文化的“和谐”“中庸”思想艺术地展现在银幕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从李安的电影作品可以看出,不只在华语片中展现了中国的民族品格,即使在西语片的创作中,李安仍然融汇中国民族品格。以影片《冰风暴》为例,在这部表现标准美国家庭生活的影片中,统领全片的仍然是中国传统“和”的观念、“中庸”的思想,当影片最后全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开车回家时,给人最大的感受便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和万事兴”的理念。其次,李安的电影创作广泛吸收了中国民族传统艺术、传统美学范畴的表现形式。李安对民族传统艺术、传统美学范畴的表现形式并不是简单的吸收与运用,而是经过认真的消化,并与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相融合,创造出符合本民族叙事传统、审美心理而又与现代电影艺术手段相一致的艺术表现技巧。在电影创作中广泛使用中国民族元素包括:中国功夫、太极推手、中国字画、宝剑、中国美食烹饪、筷子、中式喜宴、中式建筑、特色民族服装等等。从衣食住行到言谈举止,无所不包,透过这些民族元素,观众所感受到的是浓郁的中国民族文化风。
李安无疑是中国电影现代意识的实践者与代表人物,李安的电影创作与中国电影的历史传统、发展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合理地吸收、运用现代思想、现代意识中正确的、有益的成分,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为电影创作、电影艺术服务。同时,将之在电影创作中有意地展现,从而利用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大众文化特征最大限度地传播现代思想、现代意识。
李安以其十几部影片囊括了包括三次奥斯卡奖在内的多个世界级电影奖项,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李安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电影创作既有传统文明又有现代思想;既有艺术追求又有商业元素。他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艺术与商业巧妙地融入到他的创作之中,使之能够满足多方面的需求,从而获得多方好评。李安以其电影创作的实践,为中国电影、为华语电影的发展做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