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9日是北京市减负八条措施开始实施的“正日子”。3月18日上午,东城区和西城区同时出台“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对中小学生课业减负细则给出具体规定。
东城:初中全区统考仅一次
东城区着重对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小学除语文、数学、英语每学期期末可举行一次全校或全年级学科考试外,其他课程不得组织考试。初中各年级每学期只能组织期中、期末2次全校或全年级学科考试。小学各学科和初中考查学科的成绩评定积极推行等级制。学校、教师不得按考试分数给学生排列公布名次。除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外,全区不在初中其他年级组织统一考试。
东城区还启动了“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从现在起到2030年,以“培养思维深刻、人格健全、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国际化人才”为目标,推进“学院制”发展。东城将设置四个学院:“东城区青少年文化艺术学院”、“东城区青少年科学技术学院”、“东城区青少年体质健康学院”、“东城区青少年国际教育学院”。
同时,东城将挖掘、统筹学校、市区、国内外优质社会资源,建设四个层级的素质教育课程基地及课程体系,构建起一个针对学生培养的“十百千万”课程建设工程。即:与国内外著名学府、重点实验室、人类文化遗产等优质资源单位建立合作机制,按不同需求形成时间长短不等、实践内容各异的国际、国内游学课程,打造十个国际国内英才培养基地,为20%的学生搭建高端的教育实践平台;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硬件、师资、项目优势,逐步形成一百个国际国内重点资源,为40%左右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成长的沃土;在“学区化”管理基础上,以课程资源中心和优质资源校为龙头,就近建立以重点校、重点项目为单位的资源基地,实施“学区选课制”,通过区域内各校学生自主选课,逐步形成一千门长短结合、以实践为基础的特色课程,满足60%左右学生的特色发展需求;深入拓展“蓝天工程博览课”和“社会大课堂”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向东城区100%学生开放的一万个可供学生选择或者教师加工的资源普及项目。
西城:作息表上报备案
西城区要求各校坚持小学每节课40分钟,初中每节课45分钟。小学一、二年级周课时不得超过26节,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课程不得超过15课时;三至六年级周课时不得超过30节;初级中学周课时不得超过34节。
各校要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时规定,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各中小学校不得早于8点安排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的课程计划安排和作息时间表应向学生和家长公布。学校要每学年上报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及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由中小教科审查备案。
西城禁止学校单独或和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各类培训班。不得统一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报名参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活动,禁止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各中小学校不得为学科类竞赛活动提供场地。
西城要求各校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及“三个一”行动计划,即掌握一项艺术技能、参与一项科技活动、熟悉喜爱一项体育运动,保证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及发展科技、艺术特长的时间,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校长是减负第一责任人,年级领导、班主任要了解、指导、协调任课教师对作业的布置,要对学生的睡眠状况给予关注,把是否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衡量师德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