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面宽度缩小大半,大面积河床沙地裸露,数万村民旱季喝不上水——记者近日在湖北省老河口市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采访发现,这一距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源头丹江口水库下游仅约15公里、分布在汉江东岸的地区,正受到干旱缺水、土地沙化等多重困扰。
不仅老河口,据监测,南方湿润沙化土地分布广泛,涉及12个省区市的260个县市区。治沙,不光是北方的事。
3月13日,记者来到老河口市汉江冲积沙洲王甫洲沙区。汽车向着汉江边开进,由于厚沙和杂草阻挡,不久就无法前进。途中下车时,记者曾用手掏沙,却掏不到底,据说当地的沙子厚度平均在50厘米以上。
下车步行约2公里,从更为松软的沙丘往下滑,记者终于“发现”了汉江。据了解,此段江面宽度近几年缩小了大半,由前些年的约3公里减少到现在的约半公里,导致大面积河床、沙地裸露。
两成土地沙化,7万多农民旱季喝不上水
建于2003年的老河口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分布在鄂西北汉水中游东岸,沙化分布区面积约为52万亩,沙化土地约为32万亩,直接影响当地近15万人。
“老河口市国土面积中有1/5左右是沙化土地,森林覆盖面积约为26%,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老河口市林业局副局长李方坦说。
“我这几年种的玉米绝收,耐旱的小麦亩产只有300多斤,勉强够一家人糊口。”老河口市洪山嘴镇兰家岗村村民宋大清向记者诉苦。他说,当地政府搞了“引水改困工程”,自来水管也通到了家里,可水源没水,家里的用水时有时无,只好开着手扶拖拉机,到4公里外的一口水井里取水。
兰家岗村支部书记兰红生带着记者到村里村外查看,池塘完全干涸了,村口的一眼机井打了60米深也不见水,只好废弃。村民也不敢饲养饮水量大的牛、羊,只好养些鸡。当地一位政府部门负责人介绍,老河口有200多个自然村的7万多农民,在干旱季节喝不上水,更不用说农业生产用水。
为什么不到汉江和丹江口水库取水?兰红生说,他们村离汉江和丹江口水库的直线距离分别约为10公里、15公里。从地图上看近在眼前,但对于缺少交通工具和取水工具的农民来说,仍然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