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曝光投诉台
网曝7双一次性筷子让白开水变浓茶 明星吁少用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3-19 09:29:17

图片来自黄渤、河北李虎微博

黄渤发微博“一次性筷子会变色”

  3月17日晚上9点半,著名影星黄渤发了一条微博:“饭店上了一次性筷子,外观包装均精美无挑,热水中涮了几下,刺鼻的味道马上出来了,低头一看,结果……这汤你敢喝吗?不用一次性筷子不是环保是保命啊!”他还搞笑地把微博发给了上帝和阎王爷。

  这条微博立刻在网上成为热门话题,截至昨晚8点左右,转发已达108308条,评论29233条。

  昨日,微博认证为河北省民间志愿者联盟爱无极限义工团在任团长,@河北李虎根据黄渤的微博,亲自做了实验,并且用图片来记录每一个步骤。

  A实验证明一次性筷子确实很可怕

  @河北李虎看到黄渤首发的“一次性筷子变色”的微博后,在自己的微博上说:黄渤的微博让我也对沿街小吃店的一次性筷子进行实验……结果惊人!

  他分4个步骤,用看起来质量还不错的一次性筷子泡进热水做实验,结果确实惊人,泡过不到10分钟,插过筷子的清水果然变了颜色,像茶水一样黄。

  昨天,记者联系到李虎,通过微博私信,和他进行了深入交流。

  李虎说,他在石家庄有一家婚庆公司,公司十几名员工中午经常叫外卖,吃盒饭,用一次性筷子是家常便饭。

  所以看到黄渤的微博,就想进一步证实一下是不是普遍现象。他是民间公益组织负责人,也觉得有义务让大家看看真相。

  他从街上随机买来了7双筷子,然后就动手做实验,每一步都用图片做了记录。

  至于那些导致清水变黄的物质,是硫磺、甲醛,还是荧光粉,还不能确定,但通过实验可以总结两条:一、用一次性筷子资源浪费!二、危害自身健康。

  他说自己这样做,是希望大家都加入到环保公益的队伍中,人在做,天在看。自身健康也是从点滴做起的。

  B测试:4种样筷遇烫都染出黄水

  18日上午,《重庆晨报》记者从市场上找来4种常用筷子进行实验。1号是餐馆里的一次性筷子,2号是超市里出售的竹筷子,3号是多次性使用的筷子,4号是某快餐店配发的一次性筷子。4种筷子在浸泡后,杯中的水都有不同程度的变色。

  C微博引发声讨一次性筷子

  黄渤的微博发出后,网友们纷纷转发和评论,对“食品安全”再次表现出关心和焦虑。

  @俊锡雲微:人的一生中,什么最重要,是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事业、婚姻、家庭才有意义。为什么食品安全成为中国老大难问题呢?那是我国的《食品安全法》惩罚得太轻了,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不是停业整顿就是取缔而已,生产者都没有受到严罚或判刑,只是罚点款。

  @闷闷的日子啊:很多一次性筷子是用甲醛泡的,吃多了金身防腐。

  @MEIZI5020:硫磺弄多了。

  有的网友干脆调侃。

  @我不是你想像中的黄丽丹:给我端过来,我的肠胃已经被这些东西练成了百毒不侵!

  新闻

  动态

  黄渤倡议:

  拒用或少用一次性筷子

  黄渤昨天下午又发微博说:都说要把这饭店曝光,那这饭店还真有点委屈,因为用这种一次性筷子的饭店很普遍,虽也往嘴里放,但还真不知这是不是归食品卫生管,我们只能做到拒用或少用一次性筷子,环保多一点,寿命长一点。

  链接

  不合格的一次性筷子危害有多少?

  一次性筷子的包装多数都印有“高温消毒清洁卫生”的字样,但实际上,因为一次性筷子价格低廉,市场占有率大,导致竞争激烈,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1.损害呼吸功能: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须经过硫磺熏蒸,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硫磺,侵蚀呼吸道黏膜。

  2.损害消化功能: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中用双氧水漂白,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口腔、食道甚至胃肠造成腐蚀。

  3.病菌感染: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肝炎病毒等。

  4.一次性筷子致癌:专家指出,过期一次性筷子含致癌物黄曲霉素,具有极高的致癌风险,可诱发肝癌的发生。别小看这小小的一次性筷子,它可是有保质期的,过了保质期它就是危险物品。

  《英国每日电讯报》称10多亿中国人每年使用的一次性筷子达到800亿双后,中国的森林已不能提供足够木材去支撑筷子行业。如今,中国每年要砍伐2000万棵树来满足对一次性筷子的需求。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木材进口国。为此,该报称:中国必须用刀叉替换筷子!

来源: 郑州晚报 作者: 记者 张翼飞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