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衢州新闻
陆松铭:醉心陶艺 守望传承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3-18 10:05:11

在泥料上端戳一个小孔,双手扶住往上提拉,转眼间,原本还蜷成一团的陶泥,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变成一个细颈修长的花瓶。

用一小块泥团捏出秀巧的叶片,粘在瓶身两侧。

为了宣传家乡的秀美山水,最近陆松铭在作品上都雕刻了江郎山的小图案。

  如果说,江郎山是上天用神斧凿出的山水奇景,廿八都是士绅商客用脚步织出的“浙闽要会”,那么,和睦——这个有着500多年制陶工艺史的古村落,便是遗落在须江边的一颗文化明珠。

  这里曾经家家造窑,户户烧陶,走在村道上,随处可见散落两旁的“馒头窑”。其中村口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就是和睦村制陶工艺最后守望者陆松铭的祖传家窑。

随着陶轮的飞速运转,那团冰冷的泥也逐渐变得温软柔和起来。在陶泥面前,陆松铭粗糙的双手仿佛充满了力量。

  在水与火的缠绵里,

  一念执着潜心做陶

  一缕暖阳透过老房子的木质窗棂,温柔地洒在陆松铭身上。“我最喜欢的事,是冬天农闲时,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做陶器。看着陶坯在转盘上慢慢转动成型,好像他们也跟着活了起来。”陆松铭一边轻轻转动那张已经用了大半辈子的陶轮,一边动情地向记者描述着自己的制陶乐趣。

  陆松铭70岁了,没读几年书,靠自习,学过绘画,是如今和睦村制陶技艺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走进他家,是活生生一个陶器的世界。随处可见烧制完成的彩陶器皿,有肚大颈细的花插,有精巧的镂空夔龙纹笔筒,还有造型别致,提手做成树枝形状的红泥茶壶……

  陆松铭12岁开始跟着父亲学做陶器,当年在村头小溪边和泥巴玩的少年,转眼已满头华发,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一学,便是58年。

  在洒满阳光的小院里,伴随着湿漉漉的泥土香,陆松铭指着身边半人多高的泥堆说:“光做陶泥,就有好几道工序。从稻田里取来陶泥后,要经过洗泥、晒泥、搓泥等步骤,除去杂质,使黄泥和红泥完全融合在一起。只有合格的陶泥,才能做出细密顺滑的陶器。”

  正说着,陆松铭飞快地用渔线切下一块陶泥,反复搓揉至均匀,用手掌拍打成结实的泥团,准确地丢在陶轮中央,好戏即将登场:随着陶轮的飞速运转,那团冰冷的泥也逐渐变得温软柔和起来。在陶泥面前,陆松铭粗糙的双手仿佛充满了力量。只见他手指稍一动,泥团就顺从地改变了形态,变成一个初具雏形的陶坯。然后在泥料上端戳一个小孔,双手扶住往上提拉,转眼间,原本还蜷成一团的陶泥,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变成一个细颈修长的花瓶。末了,他还别出心裁,用一小块泥团捏出两张秀巧的叶片,粘在瓶身两侧,就成了匠心独具的双耳瓶。

  “拉坯制陶,陶轮一开转,心思就要全系在上面,制陶人的心静不静,陶泥是知道的。心不静,它就和你作对,做出来的东西歪瓜裂枣,心静了,做出来的陶器绝对对得起你。”陆松铭的描述,诙谐里蕴藏着禅意,让人觉得,与其说制陶是一门手艺,倒更像是一场关乎内心的修行。

  

 [1] [2] 下一页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徐丽 通讯员郑积亮 余静轲文/图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