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5日,酝酿8年之久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规定”)正式发布,将于10月1日起实施。汽车“三包”新规的出台将对我区汽车销售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就此采访区内汽车经销商、消费者以及工商管理部门。
据了解,汽车“三包”新规对生产者、销售者、修理者的义务以及“三包”责任、争议处理等做出比较详细的规定。尤其对家用汽车产品的“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作了区分,规定“包修期”不低于3年或行驶里程6万公里,其间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可以免费修理;“三包”有效期不低于2年或行驶里程5万公里,有效期内符合规定的退、换货条件,可以凭“三包”凭证、购车发票等办理退、换货手续。
新规出台后,将对汽车生产者和经销者的职责提出更高要求。宁波龙华丰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位于庄市街道,该公司服务部工作人员杜小姐告诉记者,厂方在年初召开的区域会议中便表示,将在“三包”新规基础上出台一系列新的服务制度和措施,目前经销商尚处于“等通知”状态,届时将有所动作。
对消费者而言,汽车“三包”新规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因此也引发了一股推迟买车的潮流。原本打算今年年初买车的市民张敏娜告诉记者,她已经决定将买车时间推迟到新规实施后,这样更有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对新规实施后的执行力,她依旧有所担忧。“比如新规并没有明确规定问题车辆如何鉴定,到时候很有可能被生产方、销售方归结为是由消费者自己造成的。”张敏娜说,购车和售后维修中往往存在各种问题,作为消费者,她最为关心的是,一旦发生纠纷,新规内容是否足够细化、能否适用各种情况。
据区工商分局12315申诉举报中心统计,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该中心共受理汽车销售及维修类申诉案件42起,主要涉及付订金后退款难、“三包”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维修过程中造成车辆其它损伤等内容。12315中心主任陈维红认为,汽车“三包”新规明确了“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并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补充和细化,这对规范汽车生产者和销售者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起到有利作用,也为工商部门调解和处理纠纷提供了充分依据,但其能否在执行中得到落实还有待于验证。
对于新规实施前几个月购买的问题车辆,12315中心在调解过程中,将在一定程度上参照新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