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临近学雷锋日,柯城区荷花街道通荷社区的退休老师苏正良就会翻开一本50年前的读书笔记,回忆当年的点点滴滴。苏大爷说,他是雷锋的“忠实粉丝”,学雷锋也应该与时俱进,只要是对社会有益,随时都可以学。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只学到了皮毛,而忽视了精神内核,便很难持久。
50年前学雷锋争做好事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那时,苏正良正就读衢州师范毕业班,为了响应号召,他和同学出了校门就找好事干。看人拉平板车帮忙推、捡到东西一路找失主、帮老人干活……那个令人激动的场面如今回想起来,依然记忆犹新。“那个时代,物质生活匮乏,吃饭穿衣都成问题,在大家的意识里,学习雷锋就是做好事,捡到东西了肯定要归还失主。”69岁的苏大爷说。
昨天,在苏大爷家中,他从书架上取下一本纸张泛黄的笔记本来,这本笔记记录下了他当年学雷锋的体会。
记者打开笔记本,第一页上赫然写着“向雷锋同志学习毛泽东”几个字,落款日期是1963年3月5日。苏正良告诉记者,他喜欢写写画画,那是他当天从报纸上临摹下来的。往后翻,不仅有更多的口号和标语,还有许多从报纸、杂志上摘录下来的歌颂雷锋的诗歌和文章,中间夹杂着他的读后感。
轰轰烈烈地学雷锋热潮,让他深受鼓舞。“8月份就毕业了,大家都主动要求去山区农村教书,我如愿分到了老家常山县农村学校,一待待了43年。”苏正良说。
工作后学雷锋乐于奉献
1977年,苏正良负责带古塘初中首届毕业生,正遇上国家恢复高考,为了抓紧时间多辅导些学生,他每天晚上都去学生家里。
一天晚上9点多,苏正良到离家5公里远的马里於自然村辅导完两个学生后,回家正遇上下大雨,这里一面环山,三面环水,出行必须过独木桥,此时桥又黑又滑,最后只能爬着过桥。靠着专注和投入,班里有15位学生考上高中和中专,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因为家庭变故,农村学生经常想辍学。每次遇到这类情况,苏正良就会把学生邀请到家中吃饭,唠唠家常。热心的他先后5个学期替学生担保学费,给学生买学习用品。了解到学生有厌学情况,他就借课外书给学生阅读。
在他的引导下,许多打算辍学的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几十年后开同学会时,学生们总不忘把他接去。
退休后学雷锋勤做义工
2005年退休后,苏大爷一直从事关工委、老龄委工作。2009年8月,他受聘担任柯城区荷花街道的网吧义务监督员,他给自己下了任务:节假日每天要到小区周边的网吧巡查一遍,平时则不定期检查。
2011年3月,他被检查出恶性肿瘤,走路都很吃力,却仍坚持按时间表工作。手抖得厉害,他双手握笔写字,花了2个多月,把从事关工委工作的心得整理成一份4000多字的经验材料,用于对外交流。目前,这份材料已被中国关工委教育发展中心编入书籍,作为青少年德育教育读本使用。
“雷锋精神影响了我一辈子,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我就是雷锋的忠实粉丝。”苏大爷说,从前学雷锋是利用业余时间,现在时代不同了,学雷锋也应该与时俱进,只要是对社会有益,随时都可以学。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只学到了皮毛,而忽视了精神内核,这样便很难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