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本周气温一路高歌 周五最高温将达到25℃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3-04 11:34:04

  这一周,各种热。

  气温从北到南,开始强势回归。作为数九寒冬的尾巴,九九将暖和得宛若初夏。

  昨天是九九第一天,回暖还算“文质彬彬”,这周开始气温直接上升,刷新纪录跟玩儿似的。不管你信不信,今年的三八节,热爆了,打了鸡血一般,飙到25℃。

  春夏秋冬,你爱穿哪个季节的衣服都行——早晚凉,继续捂着冬衣,午后热,穿件T恤也说得过去。

  气温打鸡血,今年或提早入春

  捱过昨天早晨的0.3℃后,气温像打了鸡血,一路上升。省内最高温是龙泉的17.4℃,杭州最高温13.4℃。

  这还只是百叶箱里测到的温度,晒上一会太阳,人体体感温度15℃还不止。

  而昨天,还只是升温的第一步,毕竟冷空气刚过,残余势力尚存。今天开始,气温就毫不客气了,每一天都比前一天热,一路冲向夏天。

  尤其是后半周,周三开始,最高气温豪迈跨进2时代,周五也就是3月8日那一天,还将迎来这波升温的巅峰,最高气温冲到25℃左右。

  不过气温虽然抽风,但毕竟还在冬春交替之际,最低气温后劲不足,昼夜温差都在10℃以上。

  虽然,一天里可以经历四季,但白天怎么穿夏装都行,早晚最好还是穿回冬装,不然很容易感冒。

  往年,杭州一般都在3月下旬入春,照这周气温一路高歌的局势看,很可能实现连续5天平均气温达到10℃,这样一来,今年说不定会提早入春哦。

  今年三八节,很可能11年来最热

  算上儿时的记忆,三八节这一天的穿衣指数,是最变幻无测的,有热到穿衬衫流汗的,也有雪花飘飘的。

  不过,今年的三八节,热到爆是铁板钉钉的事儿了,最高气温基本锁定在25℃左右,或许实际上还不止。

  那么,这算不算是这些年来最热的一个三八节呢?

  查了查数据,2003年3月8日杭州最高气温13.3℃,2004年3月8日17.1℃,2005年3月8日24.5℃,2006年3月8日18.8℃,2007年3月8日10.2℃,2008年3月8日7.5℃,2009年3月8日12.8℃,2010年3月8日4.8℃,2011年3月8日17.0℃,2012年3月8日5.8℃。

  10年来,三八节暖和的日子偏多,仅3年最高气温在10℃以下。而今年三八节的最高气温,有可能会是11年来最热的。

  这也和冬春交替之际气温变化剧烈的大背景有关。每一年的3月,虽然冷空气不如1、2月那么频繁,但仍会有几次寒潮天气,但冷与热的根基都不稳,所以大冷大暖随机切换,天气随时会有变化,最高气温差异非常明显。

  从这10年来的三八节就可以看出,气温差异度很大,从不足5℃到将近25℃都有。

  等过完这暖洋洋的一周,下周也就是3月中旬,又将有一股冷空气自北而南杀过来了。现在还不知道这股冷空气强度如何,冬衣先别急着洗总没错。

  惊蛰到天气回暖春雷始鸣

  这周的热,也吻合了节气热点。

  周二是“惊蛰”节气,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由此开始,全国气温都会较快回升,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将渐有春雷。

  这是因为,“惊蛰”前后,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很容易打雷。

  杭州的初雷日,一般为3月8日,2010年偏早到2月5日,2011年偏晚到4月15日。

  而天气明显回暖后,阳气始发,就不要吃大补和油腻的东西了,要清淡平和点,多吃点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

  尤其要注意养肝,因为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

  同时,“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民间还有吃梨的习俗。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记者 张文华/文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