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
活得有意义”
或许,只有亲眼目睹过汪玉婷画画情景的人,才能真正领悟“生命奇迹”的意义。
13岁时患上重症肌营养不良症,开化华埠人汪玉婷被鉴定为一级残疾,她双臂能够移动的最大幅度只有10厘米,但她爱上了绘画,而且是精细的工笔人物画。
划下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健全人只需1秒钟,而汪玉婷却要花上整整1分钟,完整画好1幅画,她至少要花3个月。学画21年来,她仅完成了74幅作品。
是什么在支撑着她如此坚毅执着于此?“我要努力学画啊,学好了画就能卖钱,就能帮助那些贫困的大学生。我已经没有机会上大学了,捐助了他们就是圆了我自己的大学梦。”汪玉婷是这样说的。
去年12月16日下午,在北京银行大厦举行的“大爱圆梦行动”慈善拍卖会上,汪玉婷的26幅作品通过拍卖共筹得37.6万元善款……
在外人的印象里,汪玉婷总喜欢微笑,无论是述说一路走来的辛酸,还是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她总会从笑靥里散发出快乐的气息,让人绝不会想到,她就是那个仅凭每月400元的救助金和母亲相依为命的姑娘。
汪玉婷说,“生命在于活得有意义,只要我还拿得住画笔,就会一直坚持下去,画更多的画,帮助更多的人。”
文化作品
变成文化产品
“他是真正的艺术天才!”阅人无数的衢州中专美术服装学部主任叶帆如此评价毛晓浪。
还在娘胎里时,毛晓浪就因为药物反应致聋,出生后一直到17岁以前,他没上过一天学。但毛晓浪很聪明且善于自学,11岁时,他无意中看到1页书上的剪纸,便跟着学起来。
“他内心很阳光,就是总觉得自己是个聋人,很对不起父母,总想用劳动创造价值来为父母减轻负担。”叶帆说,毛晓浪曾通过手语问他妈妈,他的剪纸值不值5分钱1张,如果值他就多剪点拿去卖。
17岁时,剪纸技术已很高超的毛晓浪被叶帆发现,并在他的推荐下被市聋哑学校破格录取。毕业后,毛晓浪前往东阳学了6年木雕。2009年成家后,他回到家乡龙游,跟着师父吴建林做木雕。不幸的是,吴建林患癌症早逝,毛晓浪只得独立创业。
如前所述,许多过去不曾遇见的困难,一下子全涌到毛晓浪夫妻面前,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
但毛晓浪也相信,有政府社会的关怀,有残疾人艺术家同行的帮助,春天总会到来。在他印象中,衢州已举办了四届全市残疾人文化艺术汇演,助推了关注残疾人文化发展的浓厚氛围。
“残疾人中不乏文化能人,他们创作的艺术作品有很多具有一定的市场开发价值。通过引导,残疾人将自己的文化作品变成文化产品,这样既能发展残疾人文化,又能帮助残疾人实现文化创业、文化就业。”市残联副理事长洪杏娜曾撰文表示,残联组织应积极协调,依托衢州建设文化强市出台的一揽子政策,采取贷款贴息、就业创业扶持、税收减免等办法,培养发掘残疾人的文化产业,同时鼓励引导社会爱心组织、企业关注、培育扶持和参与残疾人文化产业发展。
“政府部门能旁敲侧击下,就是给我们最大的鼓励。”胡艺宝说,眼下“三人行”团队正在抓紧创作精品,力争能尽快惊艳亮相,一炮打响,“给大家做个好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