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艺考时节,大量考生奔赴各大艺术院校一试身手。记者采访了解到,大部分考生都在考前参加了艺考培训班,考官表示:这些培训班并不能对考试起到真正的作用。
记者在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等艺术院校采访了解到,参加艺考的考生为了使自己在考试时能取得好成绩,大多会在高中时参加专门针对艺术类考试的培训班。这些培训班大多打着与高校合作、名师指导的旗号,称其掌握考试信息和方法,已经成功送多名学生进入某某名校,因此吸引了大量考生前去学习。
考官表示,艺术高校考核的是学生是否具有潜质,而不是已经具备多少专业技能。中国传媒大学招办主任夏丹表示,社会上有一种误区,很多孩子可能不具有专业潜质或能力,却非要去培训班学习不可,这是不可取的,因为“你并不热爱这个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文艺系主任郑月说:“培训班可能知道我们的考试方式,但并不知道我们的评判标准和我们在看什么,我们实际上观察的是学生的潜力。”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摄影系主任梁明也表示,培训班基本上是应试教育,告诉考生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怎么回答,这些考生回答问题往往都是模式化的,缺乏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艺术类专业具有和其他专业不同的特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天分和创造力。而一些培训班的模式化辅导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反而让他们在考试中束手束脚难以发挥出自己的特点。
梁明说,以摄影专业为例,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发现,文化课成绩高、艺术素养好的学生即使在上大学前没有学习过专业知识,也可以具有较大的发展。对于文化课成绩优异且具有一定的精力,又确实想要在上大学前学习一些专业知识的考生,梁明建议可以进行一个长期的学习和积累,但千万不要突击应考。
郑月还表示,一些考生在高三阶段浪费大量时间去学习艺考专业课而忽视了文化课也是不可取的。“教学事实证明,四年大学下来,那些专业成绩非常靠前的学生往往也是在高中阶段学习非常优异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