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云南峨山县一八旬村民:旱成这样多年未见(图)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2-26 15:05:38

水田变旱地

  春天的风景色调很多,但干旱的山区只剩“黄”色。汽车过后,漫天飞扬的尘土,路边干涸的梯田,无不留下旱魔来袭的足迹。昨日峨山县小街街道棚租村委会又迎来了干旱的一天,“已经好长时间没见雨水了。”村支书方学海忧虑地告诉记者,“再这么下去,只能到外面拉水喝了。”

  水田水牛都成旱的了

  “棚租村是花腰彝山区,有2200多人,土地有5500多亩,4年干旱,村里13个坝塘,已经干枯了3个,其他的只有1/4不到的余水,人畜饮水还能勉强保证,生产用水就难了。”方学海介绍道,棚租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都不同程度的遭到了干旱的折磨。

  在小棚租村民小组记者看到,许多梯田已经完全干旱,土地都开了裂,站在田埂远眺过去,满目黄色。方学海指着一条疑似河道的地方对记者说,“这就是最真实的情况。”河道干得不像样,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洼地,只有桥下一点点的黄水和淤泥才提醒着人们它的过去。“以前我们这点种的水稻呢,现在早就水改旱了,只能种点苞谷、烤烟。”方学海无奈地对记者说。说这话时,一头老水牛在旱田里悠闲地晒太阳,方学海说:“水田变旱地,水牛成旱牛了。”

  “我住在大棚租村民小组,龙潭里还有点水,家里还能勉强用上,村委会在小棚租村民小组,去年11月就没有水了,村委会办公用水只有从4公里外拉,每方的成本至少要6块钱。”方学海说。更严重的是,棚租村下辖的一个小组,曾经有20多个水源点,现在每个水源点只有拇指大的一点出水,村民们不得不将几个水源点的出水汇在一起才能取水。

  旱成这样多年未见

  80多岁的李万才在棚租村生活了一辈子,现在这种旱,在他记忆中,几乎是头一回。“棚租这点缺水么,其他地方就更缺了。”李万才说。“小春认不得给保得住。”他老惦记着家里的1亩多豌豆,现在这种严重的干旱,让他倍感忧虑。

  62岁的禹文明一家5口,有3亩山地2亩水田,现在只有3亩的旱生作物还坚持着,“水库里都没有水。”禹文明说,“这种情况以前都不会有。天干水少,再歇段日子,如果龙潭干了,喝水都会困难。”禹文明说。村民禹凤珍说:“现在哪样最金贵?水!”

  “为什么棚租会缺水?以前这边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村民对记者说道,“除了天干以外,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年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名村民告诉记者。

  方学海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整个村的水资源日渐枯竭,拉水吃已经是迫在眉睫,而由于地处山区,资金缺口始终是萦绕在心头的阴影。

来源: 云南网 作者: 李继升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