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友手上留下被针扎过的痕迹。重庆晨报永川读本记者郭发祥摄
周树友:或许伸一次胳膊就能救一个人,只要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做下去。
昨天,初春的雨还带着寒气,渝西广场上几位白衣天使还在忙着献血宣传和采集血液。在现场,记者得知有一个51岁的农民工———周树友,时常出现在永川分中心献血室。近14年来,他50多次为社会献血,总量达上万毫升,相当于两个成年人的全血总量。
我叫周树友,双竹镇七郎村人。我36岁时开始无偿献血,去年又献了8个单位的血小板(每单位容量200ml)。这14年来我一直坚持无偿献血,仅2004年有统计以来,我的献血总量就达到了10000毫升。
等过了元宵,我又可以献一次了。我最近一次献血还是在去年12月份,要不是因为春节吃得太油腻,肯定这几天又去永川分中心献血小板了。
想到病人毅然伸手
14年前第一次无偿献血的场景令我印象深刻。那时无偿献血制度才开始实施,我跟随朋友走进采血点大厅就感觉到冷清,只有零星的几个人在等待体检结果,从登记到采血根本不用排队。
当时我就想,医院要动手术的病人一天进进出出那么多,没有献血者的血液,他们在手术台上的生命还拿什么来保障?或许我多伸一次胳膊,就能挽救一个手术台上的病人。
听医生说献血对身体并无妨害时,我毅然伸出了左手。就某种程度而言,血液就意味着生命。所以,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坚持无偿献血,并同血站建立起联系,随叫随到。
曾获献血奉献奖金奖
十多年来一直坚持无偿献血,两只手肘窝处被扎了50多次。只要体检合格,每次献血都是400ml。近几次献血小板时,医生都说不好穿刺,因为多次扎针,肘窝皮肤增厚像长了茧子。
我现在献全血不多,血液中心需要时就电话通知我去献血小板。从2004年到现在,我一共献了31个单位(每单位约200ml)的血小板。
这几年,采血设备更新换代,献血耗时也缩短了。记得前些年,捐一次血小板要等2个多小时,而现在只要一个小时就能完成。
令我意外的是,2012年我居然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这份荣耀也一直鼓励我。
带动23个同事献血
有很多人认为献血有害健康,其实,献血不仅可提高身体造血功能,使骨髓保持旺盛活力,还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004年,我回到永川城区工作,一直在鼓励身边人无偿献血。最近一次组织同事献血是去年,通过我的口口相传,带动了23个同事首次献血。现在,村里有几个中年人了解我的献血经历后,也提出要无偿献血。
同时,我提倡大家多去了解献血的一些基本常识,里面关于献血的好处有很多。同时,对不适宜献血的情况也作了说明。
先斩后奏怕老婆担心
最开始,老婆会阻止我献血,但我躲着她献了几次。有时“先斩后奏”,偶尔想到了再告诉她,当她看到我多次献血后身体挺好的,也慢慢接受了。女儿从小到大一直都支持我无偿献血。
由于血小板采集后保存期限只有5天,为避免报废,库存血小板量很少。如果医院提出需求,血站才会及时招募献血者。近些年,我的手机一直都是开机状态,只要血站电话通知我,我从未拒绝过,献一次血相当于救人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