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财经频道 > 股票基金
复苏期莫轻言看空 银行股估值修复仍在进行中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2-19 11:51:27

  我们维持对A股市场的乐观判断。从投资时钟的角度,当前国内处于“流动性宽松、经济增长向上、通胀尚处于低位”的蜜月期,历史证明,这一阶段是股票资产表现较好的时间窗口,宽松的流动性叠加总需求的改善使得股票的估值和盈利双升,行情的空间和时间仍可为。

  投资时钟处于“货币向上、增长向上、通胀低位回升”的蜜月期

  流动性供给向上。1月份社会融资总量达2.54万亿,创历史当月峰值。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达1.07万亿,对公中长期贷款占比大幅回升至50%以上,季调后的M1同比持续回升。

  多信号表明经济复苏被证实的概率在增大。首先,1月中采PMI新订单与产成品库存差值反映的供需缺口改善;其次,1月出口同比升至25%;再次,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1月我国汽车产销两旺,汽车生产196.45万辆,同比增长51.17%;销售203.45万辆,同比增长46.38%;第四,钢铁企业最新调研显示产能利用率在提升,宝钢连续三月上调板材出厂价;第五,贸易商对螺纹钢、线材等品种补库存意愿也较为积极。

  目前通胀压力尚处于低位。1月CPI同比增长2%,季调趋势同比增长2.3%,预计今年上半年CPI维持在2.5%左右的平台;1月PPI同比下降1.6%,季调趋势同比下降1.8%,延续反弹。

  股票是复苏期最具吸引力的资产

  我们通过实证研究,利用M1、工业增加值和CPI的经平滑后的相对状态,将1999年1月-2012年12月划分普林格六阶段。可以看到,中国经济表现出了和海外类似的规律,也即在大趋势上,投资时钟服从从阶段一到阶段六的不断循环。

  进一步地,实证检验上证指数(月度收益率)在普林格周期六阶段的表现。以1999/1-2012/12来看,上证指数在一到六阶段的月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58%、3.96%、2.94%、2.93%、-2.81%、-3.73%;正收益率概率分别为27.30%、80%、64%、58.60%、41.70%、40.90%。

  可见,普林格周期的阶段二到阶段四是A股较好的投资时间窗口期,这三个阶段的月平均收益率表现较好且正收益率概率均超过50%。

  当前A股正处于流动性向上、增长向上、通胀低位向上,即“阶段三”的初期,由上述实证研究结论可知,A股是现阶段大类资产配置中最具有吸引力的资产之一。

  节后资金面季节性宽松、全球股市延续强势均有利于做多情绪扩散。从2002年以来,连续11年春节长假前后10个交易日市场都取得了正收益,平均收益率为5.4%。流动性季节性宽松基本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整个一季度流动性供给投放较快,而春耕旺季之前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不大,因此一季度往往是年内资金面最宽松的阶段。另一方面,春节因素扰动过后,资金价格会出现季节性回落,节后首个工作日SHIBOR各期限平均回落26bp,7天回购利率重回3%以下,显示流动性较为宽松。

  此外,春节期间,海外主要股市延续强势表现。虽然上周整体处于强势震荡,但标普500、道琼斯指数、德国DAX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均已悄然逼近2007年10月,即金融危机之前的高点。上周,恒生指数累计上涨了0.99%,恒生国企指数累计上涨1.68%。

  继续看好金融股与周期股

  综上所述,从投资时钟的角度,“流动性向上、增长向上、通胀低位回升”是股票资产最具吸引力的阶段,行情的空间和时间仍有可为,切莫轻言看空。短期,春节后流动性季节性宽松叠加全球股市良好表现,股指有望维持强势,3月份之后,更多信号将指向经济复苏带动盈利恢复下的上涨。若春节后上涨过快,在两会前的经济数据和政策真空期,可能出现短期的博弈性调整风险,如此情景出现,反而是大胆买入的良机。

  配置上,我们维持金融与周期的配置建议。银行的估值修复仍在进行中,且有望向大金融、低估值蓝筹股扩散。后续一旦经济复苏进一步确认,则盈利改善弹性大的周期股股价弹性更大。我们继续重点推荐重卡、水泥、汽车、精细化工等产能利用率有望提升的行业,以及受外部流动性宽松以及国内需求回暖驱动的泛资源类行业,特别是一些小金属、焦煤等板块。主题投资方面,军工股有望再次活跃,春耕相关的农化备货,大气、尾气治理相关的化学工程,车用尿素等主题也可以关注。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编辑: 李雯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