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师傅和妻子在自己经营的面馆忙碌
湖南夫妻沙市中学旁开面馆背负外债仍资助贫困生
他们是来自湖南农村的一对夫妻,在沙市中学旁开了间小面馆。
他们租住十分简陋的房屋,每天凌晨3时起床为生存忙碌。
他们背负了近5万元的外债,仍默默资助着荆州贫困生。
他们,只是普通的外来务工者,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他们有一个活泼调皮的儿子。在荆州,他们生活得简单踏实。
他对记者说,如果你实在要写,就叫我杨师傅吧。
通过传话想资助贫困生
2012年12月底的一天,杨师傅像往常一样忙碌着,看到沙市中学的张老师,忍不住袒露出心藏已久的想法:想资助两个学习成绩好,但家庭困难的学生。
张老师听到杨师傅的想法,十分高兴,随机将好消息带到了学校。
其实,这并不是杨师傅第一次表达这样的想法。记者了解到,此前,他向该校的学生表达过同样的意思,但一直没有结果。记者听说这件事后,辗转找到杨师傅,他腼腆地表示“只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别人,不值得一提。”
不想人才因贫困而埋没
说起有资助学生的想法,杨师傅坦言,和自己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杨师傅的老家在湖南安乡县安裕乡的一个小村,从小家境贫寒。2012年过完年,杨师傅带着妻子和儿子来到荆州,在沙市中学周边开了一家米粉馆,学生是他们的常客。杨师傅和妻子发现,来店里吃东西的学生特别有礼貌。又听当地人说,沙市中学是这最好的高中。于是,想资助沙市中学优秀困难学生的想法在杨师傅心底油然而生。
“这些学生都很有素质,有几次忙得多找钱,他们都退回来了,还有学生吃面忘给钱,第二天也会送过来。”采访中,杨师傅不断提起这些学生给他们夫妻俩的感动。但真正让他下定决心去做的,还是钓鱼岛事件。
“当时我看新闻,面对中国发生的抵制日货的行为,日本首相表示,‘中国没有理由抵制日货,除非中国自己先强大起来’。”杨师傅说,这句话坚定了他的信念,中国强大需要人才,人才不能因为贫穷而被埋没。于是,他开始加快落实行动。
生活清苦有近5万债务
其实,杨师傅现在的生活并不富裕。记者看到,杨师傅一家三口就住在面馆内。儿子睡在内屋不足5平方米的小阁楼,仅放得下一张高低铺床。
整个房间,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大件衣服也只能挂在随意拉着的铁丝上。杨师傅坦言,出来讨生活,不太讲究条件,家里最值钱的就是那辆花了1200元买的二手摩托车,为了方便进货。
生活不易,赚钱不简单。杨师傅的妻子告诉记者,丈夫每天凌晨三点多就要起来忙碌,一直到晚上7点多才收摊。平时别说逛街,就是休息的时间都很少,陪儿子的时间就更少了。
记者和夫妻俩的交流中,杨师傅无意透露出自己还差四五万元的外债。“在老家盖新房找妹妹借的,反正可以不着急还。”杨师傅憨厚地解释,他的妻子在一旁收拾忙碌。时不时表示出支持杨师傅的想法。在她看来,虽然现在的日子还过得比较清苦,但除去儿子上学等日常开支,家里也没什么负担,有多的钱来帮助困难学生,也是他们的心意。她坦言,正是因为自己读书少,才更懂得读书的重要性,就想帮贫困学生一把。
资助愿望落实他们满心欢喜
2月3日,学校传来好消息,两位受资助的学生已经确定,杨师傅欣喜地跑到学校,和两位学生见了一面。
“一个高一的,一个高二的,两个孩子成绩都不错,也很懂礼貌。”聊起落实情况,杨师傅满脸藏不住的喜悦。他告诉记者,学校方面已经草拟了一份捐助协议,由他每学期分两次,每次分别向每位受资助学生打1000块钱过去,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这样一来,杨师傅一家,每年要额外多出8000元开支。但杨师傅想好了,若是面馆生意好,两位学生考上大学,他愿意继续资助他们。
杨师傅还说,除了定时给两位孩子打钱过去,若平时他俩有经济困难,还可以直接来找他开口。
现在,沙市中学的学生们都已放假,面馆的生意也冷清了许多。眼看要过年了,杨师傅打算腊月二十六就把小面馆关了回家过年。“这次去老婆老家,她家在孝感,好些年没去过年了。”杨师傅笑呵呵地说,给父母买了几件新衣服当新年礼物。
记者手记:爱心人人都可以有
采访杨师傅夫妇的时候,他们家喂养的一只小猫,总是调皮地在我身边跳来跳去。阴冷的下午,这间身处闹市中的小店,因小猫的调皮,显得更加灵动有活力。杨师傅说,他们家人都很喜欢小动物,养了一只小狗和一只小猫。这一刻,我突然明白,生活原本并不富裕的这家人,为什么会做出资助贫困生这样的举动。
爱心,从来都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一时的感性觉悟。像杨师傅这样的普通家庭,起早贪黑辛苦赚钱,没有用来改善生活条件,而是不遗余力帮助困难学生。他告诉我们,其实,做善事很简单,不需要你有多少钱。爱心,就藏在你我身边的每个人身上,离我们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