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有麦哲伦,没有哥伦布?因为中国人要回家过年,到点儿得跟爹妈吃团圆饭,父母在,不能去那么老远的地方,这叫“父母在不远游”。中国人讲团圆,无论什么节日,都是为团圆准备的,而团圆在中国人的概念里是指一家老少团聚在一起,尤其是要和父母在一起,中国的节日多数是为老人设计的,从春节到元宵到中秋,都是一个主题,那就是团圆。团圆要准确的翻译成英文其实比较难,一般翻译为“Reunion”,而这个单词在英文里原本是指夫妻或老友同僚的久别重逢,不像咱中国人,跟昔日好友同窗阔别后的相聚那叫“好久不见”,只有跟父母夫妻兄弟姐妹骨肉手足在一起,才能叫“团圆”,这说明咱中国人是最重视血缘和骨肉的,重视到要专门为这类相聚发明一个词“团圆”,而且还专门为此发明一顿名叫“团圆”的饭,因为这顿饭是在除夕之夜吃,所以又称“年夜饭”。为了赶上这顿饭,于是有了“中国式回家”——无论在哪里,无论千山万水,无论有钱没钱,抱着孩子,带着媳妇,奔回老家,和父母,和兄弟姐妹,吃一顿“团圆饭”。
如果不是为了赶这顿饭,那么初一、初二回家也是可以的。很多有过旅途经验的人都知道,除夕之前的火车票是最难买的,火车是最拥挤的,但往往到了初一,就容易多了。也许正是因为祖先留下的“团圆饭”风俗,所以我们即使迈入21世纪,我们依然要千山万水地回家过年,因为这是多数中国人的心愿,尤其是中国父母的心愿,所以为了这个心愿,有了春运。
按照维基百科的解释,春运是中国大陆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及堵塞的现象。百度百科则把春运定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移”。
春运一般指春节前15天以及春节后25天左右,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有3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一半,相当于全国人民进行了两次大迁移。据权威解释,“人次”的概念,是指旅客乘一次车,统计为一个旅客人次。例如,一个旅客从北京回老家,来回都要先坐火车,再坐客运汽车,在计算时,就统计为4个人次。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今年1月26日至3月6日共40天的春运期间,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34.07亿人次,是中国人口总和的两倍还多。这对运输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同时因为“回家过年”,还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比如其中得到广泛关注的一对小夫妻为了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在网上购票,收10元代理费,结果被刑拘,新闻一公布,立刻质疑声四起:你们不去抓真正的票贩子,你们打击一对在网上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订票的夫妻,就因为人家收了10块钱辛苦费?甚至很多人公开表示,如果谁能帮我在电脑上买到火车票,我宁肯给他这10元。因为电脑订票实在是很辛苦,甚至有人订一天也订不上,而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来说,电脑购票更是困难。另有媒体报道,一男子开车捎工友回家,被指非法运营要罚款3万到10万元。南京客管部门称,私家车带人,只要涉及费用问题,都算是非法营运。网友纷纷质疑,春运啊,一票难求啊,开车捎工友回家,工友就算表示点心意,碍你们哪根筋了?你们等着罚款过年吗?
专家们对“中国式出发”更是各执一词——比如有些专家说,为什么非要回家过年呢?就是一顿团圆饭嘛!为一顿饭,全国上下总动员,值得吗?此话一出,立刻激怒了广大网民:我们在外辛苦一年了,回家过个年的心愿都不能满足吗?那个叫龚爱爱的可以有4个户口N套房子,那个叫郭美美的仗着干爹年纪轻轻就有豪车名宅,你们都有权有势成那样了,我们回家过个年算奢望吗?
更有网民调侃“春运”为“春节运动会”的简称——举办方:中国铁道部;运动员:学生、外来务工人员、探亲家庭等代表团;项目一:排队买票;项目二:站立候车;项目三:负重暴走;项目四:负重原地站立N小时。
记者在就有关春运问题采访相关人士时,一位军事专家出语惊人,他说中国已经有“运20”了,大型运输机和大飞机的核心技术通用,等中国的大飞机技术过关,航空客运全成白菜价,那时候,春运就不是问题了。大伙儿全可以乘大飞机回家了。
让我们期待着这一天吧,共祝愿祖国好,有一天,回家过年不是问题,春运什么的都是浮云。祝中国式回家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