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放假了,你会为孩子“征友”吗?家长真纠结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2-05 13:35:46

 

  有助孩子与他人沟通

  给孩子征友的想法得到早已在国外定居的叶小姐支持。上月中旬,定居在国外的叶小姐和先生带着8岁的小女儿回到广州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业务,经常都要出门,只能将8岁的女儿留在家玩电脑。

  “我其实也不太放心让女儿独自留在家中,但是因为要工作所以只好这样了。”她认为帮孩子征集一个玩伴是一个很好做法,孩子既能有人照顾,又有年龄相仿的孩子一同学习、玩乐,有助于加强孩子与人的交往。

  她告诉记者,在国外,孩子经常跑到邻居家中和同学、朋友一起玩,很活跃的。回国后,孩子就只懂得天天在家玩电脑了。“女儿还常常跟我说,一个人在家好无聊”,叶小姐说。

  赞成

  教育专家

  给孩子找玩伴很好最好年纪相仿

  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李伟成表示,会出现父母给孩子征玩伴的现象,是因为家长开始意识到独生子女的生活教育存在很大的局限,从而产生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在以前几乎每家每户都不止一个孩子,兄弟姐妹之间的吵架、打闹都是一种交流沟通的方式,是一种很自然的模式。而现在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导致出现很多“三自儿童”:自私自利、自由散漫、自以为是。这些孩子通常还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如能给子女提供一个有玩伴的环境,能有助加强他们与人的沟通能力。

  李伟成说,已经有很多家长意识到子女与人交流的问题,会主动和身边的家长、朋友组成一个小圈子,一起出去聚会、玩乐,为孩子提供一个一起相处、交流的机会。

  他建议,父母在为子女挑选玩伴时,最好要寻找年纪相仿的,这样孩子们才会有更多共同的话题。同时,也不要把交流活动陷入给子女补课的形式中,让子女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下玩耍交流。

  中立

  网友意见

  支持,但实施起来不容易

  对于王老师的想法,大部分网友均表示支持,称这是好主意好想法。网友“逍遥天下行”称,“现在孩子什么都不缺,就缺玩伴。”“snow0man”则表示,“挺好的想法,不然小孩一个人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只是因为距离或者孩子的喜好很难实施”。也有网友对此存在顾虑,“巴沙小王子”就说:“现在这个社会想这样做,比较困难哦,人和人之间太缺乏信任。”

  反对

  法律专家

  小朋友若出意外

  需征集方妈妈负责

  广东创基律师事务所律师赵绍华则从法律的角度为有征友打算的妈妈们提了个醒。

  他表示,从征集玩伴妈妈的角度考虑,幼儿园学龄的小朋友还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有监护人照顾,当小朋友送到征集方妈妈的手里时,相当于小朋友父母的监护责任交到了她的手中,她需要充当一个完全的监护人,“因为小朋友已经完全脱离了自己父母的监护范围,所以征集方的妈妈就要承担这些义务,出了意外是要负责任的。收不收费都是一样。”

  换作是想要把小孩委托给征集妈妈照顾的家长,赵绍华表示,在委托前,家长要了解清楚征集方是否能够尽到监护的义务,比如征集方有无暴力倾向、有无精神病史,万一对小孩造成伤害,是不可逆转的。

  “即使出了意外,对方负了责任,但小孩的伤害很多是不可逆转的,所以我不鼓励这种方式给小朋友找玩伴,家长最好还是自己带小孩,如果担心小朋友寂寞,想给小朋友找玩伴,可以在双方的家长都在场的情况下,让小朋友一起玩。”赵绍华表示。

  相关链接

  寒假“托管”很火爆

  记者随后调查广州的一些辅导机构发现,托管、寒假作业辅导等很火爆。

  越秀区星光之成课外辅导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的名额差不多都满了,“我们会辅导作业,开展兴趣班,还会组织小孩运动。”该负责人说。记者了解到,在托管班呆一天加三餐,费用大约为100元。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在珠江新城海滨花园里有一个社工站,专门为小区的孩子服务,孩子放学后或者假期可以来社工站玩,根据孩子的兴趣,这里还会开展兴趣班例如书法班、绘画班等。小区业主李女士说:“可以和兴趣相投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学习,对于独生子女来说,这是解除孤单的好方式,孩子确实需要小伙伴的”,李女士还说,因为社工站在自己小区里面,安全有保障。“孩子就在自己小区玩,作为家长也比较安心。”李女士说。

来源: 信息时报 作者: 编辑: 李雯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