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太溺爱孩子,小孩就知道家人会容忍他的一切行为,而在学校受到约束是不会这样的。所以孩子才会在学校表现得听话,回到家里则不然。假期父母和孩子接触的时间较多,是平时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孩子的最佳干预、调整时机。
11岁的涛涛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常因助人为乐受到老师表扬,同学们都很喜欢他。刚刚过去的期末考试,涛涛数学拿了100分,被评为了班上的三好学生。
可是,一放寒假,涛涛的乖巧却不见了,常发脾气不说,一不顺心还砸东西。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梅其霞教授说,从放寒假开始,已经接到不少小学生和涛涛有类似的情况,学校和家里两个样。
一不顺心就向爸妈发脾气
儿子不但乖巧,还成绩优异,这让涛涛的父母非常自豪,逢人就夸。可随着儿子放假在家呆的时间越来越长,父母发现,涛涛在家里和在学校完全是两个样。妈妈张女士说:“这段时间他在家什么事都不做,整天在沙发上玩ipad,不按时吃饭,深夜都不睡觉,什么都爱跟我们对着干,还动不动就发脾气。”
前两天是周末,张女士和老公带儿子到沙坪坝三峡广场逛街,给涛涛买了两件新衣服。回家的路上,涛涛非要到电动城玩儿,可张女士觉得儿子年龄太小不适合坚决不准。不知怎么的,儿子涛涛瞬间爆发了,在街上大吵大闹。
把儿子拖回家里还没开始教育,涛涛竟然拿起电视旁的花瓶砸碎在地上。张女士和老公从没看到儿子发这么大的火,还没反应过来涛涛又冲回卧室“嘭”地关上门。
父母要树立威信学会沟通
后来,张女士夫妇几次尝试与儿子沟通,都没有效果,无奈之下,只能到儿童医院心理科求助。
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梅其霞教授说,涛涛的反应跟家长的家庭教育有关系。如果父母太溺爱孩子,小孩就知道家人会容忍他的一切行为,而在学校受到约束是不会这样的。
另外,隔代抚养的孩子因为父母和祖父母存在教育分歧,孩子很容易养成骄横、自私的性格。
有些孩子,做错事后受到爸爸妈妈的批评,就跑到爷爷奶奶面前告状,久而久之,父母在孩子面前威信就消失了。
因此,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树立威信,要说到做到,以身作则。另外,一定要给孩子设定底线,并且不能破例,不能让孩子觉得耍赖就能成事。
假期是调整孩子心理的最佳时期
梅其霞教授说,在假期里,父母可以观察孩子的行为,在家里要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多和孩子沟通和交流,尽量不要命令孩子去做什么事,可以和他商量着说。
并要在孩子表现好时多鼓励他,多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让他做的事是否符合他的心理和生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