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推子用了40年,传递着三代亲情
钱先生说,他们家有个传统,就是剪头发。最小的时候就是看着母亲给外婆剪发,“当时住在小街上,哪天下午,母亲和外婆把凳子搬到小街边,她们就一边聊天,一边理发,”夕阳下,母女俩不紧不慢、说笑聊家常的场景,深深地印在了钱先生的脑海里。从钱先生记事儿,母亲也用同一把剪刀给他和弟弟剪发,直到他们上高中。1985年,参军4年的他从部队回来,母亲便提出让他给自己剪发,他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记者随后来到夏婆婆家。夏婆婆说因为嫌理发店不干净,就养成了在家理发的习惯,而这个重任,就落到了大儿子的肩上。
夏婆婆说以前儿子剪得一点都不好,被她嫌弃过。结果不久后,儿子跟她保证一定给她剪得好看,原来他特地去理发店看师傅怎么理发。一次次“偷师”后,儿子剪得也像模像样了。剪发用的推子,正是40年前夏婆婆给她母亲剪头发的时候用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之前的推子有点不灵活,最近又买了一把一模一样的。
1990年,钱先生结婚搬出去住,母亲并没有特意叮嘱以后仍然找他剪发,只是每隔个20多天,老人就找大儿子来剪头发。夏婆婆特别爱干净,每次不是在阳台,就是在楼梯走道的地方剪,每次剪完后,儿子让母亲先进屋,自己把剪下的碎发清扫干净。即使生活越来越富足,但钱先生依然坚持给母亲理发,一晃27年了。
母亲要他剪发,其实就是为了聊聊天
采访中夏婆婆不停地称赞着自己的儿子,说儿子时时都不忘她,甚至惹得儿媳吃醋。
“其实剪头发很简单的,就一把剪刀、一个推子、一个打薄的剪刀,再加一个梳子就行了,楼下的阿姨都说我给妈妈剪得不错。”钱先生说,技术上不成问题,但时间和心情就不那么好保证了。“其实这么多年也烦过,为什么总是让我剪,我给你5块、10块钱,去楼下剪不就行了吗?”钱先生在民政部门工作,自己还开了一家婚礼工作室,忙是肯定的。他也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这样。但母亲到时间就打电话给他,他也只好顺着。但慢慢地他悟到,每次他去,母亲都特别开心,“她可能就是为了找我聊聊天。”
有时,他一段时间不去,母亲让他去拿东西,或者让他给自己送东西,以此为借口,见见面。“每次剪发也不过10分钟、15分钟,没啥重要的事,就是说说家长里短,”母亲听他讲讲新鲜事,也问问他工作情况、孩子情况。比如这次,母子俩就商量着过年的安排。“那种感觉真得很温馨,但是如果没有这15分钟,很多话都不会说。”钱先生说母亲喊他剪发就是为了增加聊天的机会,“我没想到几张图片会引起这么多关注,快过年了,如果能引起更多的人多回去陪陪父母,我也挺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