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府新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人才引进成为亟待解决的工作之一。为了尽快引入急需紧缺人才,2012年12月6日,新津县组织新筑路桥、华西希望、事丰医械等3家重点企业前往北京举办了清华大学专场招聘会,为四川籍和希望来新津发展的人才提供平台和通道。
“我今年就要研究生毕业了,一直以来我都希望回到家乡四川工作,新津为我们提供的这次就业机会我非常珍惜,如果有合适的岗位我会认真考虑。”在听取了宣讲会后,王鹏积极地对现场三家重点企业进行了“考察”,并表示还会通过网络了解更多成都、新津的就业信息。除了王鹏这样来自四川的学子外,还有不少慕“天府新区”之名而来的高端人才。据统计,活动当天,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北京名校学子近150人参加了宣讲招聘会,现场共收到应聘个人简历80份次,初步达成意向15人。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负责人表示,西部地区的一个区县带领用人单位到清华招聘,这在清华大学还是第一次,既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和企业搭建就业平台,还能宣传和推广当地人文风俗,他们非常欢迎。参加招聘会的部分川籍学生也表示,对于那些想回成都工作的高校学生来说,这样的专场招聘会非常贴心,希望今后能组织更多用人单位到北京招聘。
据新津县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参加此次招聘会的3家用人单位共推出岗位数24个,其中,学历要求为博士的5个,要求为硕士的14个,要求为本科的岗位5个,薪酬待遇均在年薪10万左右。他们热烈欢迎广大人才投身天府新区建设、参与新津建设。
带着企业、带着岗位外出招聘只是新津县引进高端人才的举措之一。为了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加速人才聚集,引领产业发展,为大力实施“一核两化五提升”战略,推进天府新区新津分区建设,为打造“幸福新津”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持,2012年,新津县委、县政府还同时出台了《新津县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和《新津县事业单位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办法》。
为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新津县设立了“希望之灯”人才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奖励。“以服务天府新区新津分区建设为重点,围绕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力争在5年内引进1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努力把新津打造成为全省一流的人才高地。”据介绍,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新津将分别给予5万元—200万元不等的政府补助;在新津工作期间,还将给予最高不超过5年的个税奖励;对创办实体项目的高层次人才一次性给予200万元以内的项目资助资金;设立“新津县创新创业杰出人才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由县委、县政府给予表彰,并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在事业单位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方面,新津县通过四种方式进行引进:一是面向社会公开考试招聘专业技术人才;二是面向“211”工程院校考核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三是通过调动等方式引进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具有较强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水平,且属于新津县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四是政府雇用,采取编制外聘用(签订劳动合同)方式,面向社会聘用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市级及以上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才,获得与专业技术工作相关的省部级及以上表彰奖励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取得博士学位的人才,经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给予10-20万元的安家补助费;给予最多不超过5年个税县级实得部分全额奖励;在配偶安置、职称评审、政治激励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10人获“创业之星”称号
创业,艰辛、自豪的代名词。说起创业者往往让人敬佩和羡慕。日前,新津县10位创业者获得了“2012年创业之星”称号,并每人得到10000元的经济奖励。白手起家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政府的帮扶,不但实现了创业致富,还帮助很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带动一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人生舞台上,他们是最耀眼的明星!
“开展‘创业之星评选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民创业意识,激发全民创业热情,为建设幸福新津注入生机活力。”据新津县人社局有关人士介绍,今年是第一次举办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希望通过树立创业先进典型,充分展示城乡劳动者奋发向上、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时代风采,积极营造崇尚创业、勇于创业、服务创业、促进创业的浓厚氛围,引导全县广大劳动者自主创业,掀起新一轮全民创业热潮。
“创业是我一生的梦想,不但能让自己生活更好,也能让更多同我一样的下岗失业人员重拾信心。”“希望用我所学让农村变得更美好。”“失地不失业,我要用双手创造更幸福的未来。”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大学生……曾经他们有各自的生活,如今,他们朝着同一个目标奋斗——创业!
——创业想法应该被鼓励。随着全民创业理念的提出,近年来,在成都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下,在新津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齐心协力,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大力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四年来,共组织城乡劳动者创业培训1300人,发放个人小额担保贷款81户共409万元,发放劳动密集型企业小额担保贷款14家共2800万元;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262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5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17883人;全县新增企业1344户,新增个体工商户6324家,累计注册资金30233.16万元。成功创建青年(大学生)工业创业孵化园、青年(大学生)工业创业园和青年(大学生)农业创业园、返乡农民工创业园1个。
——创业工作应该被重视。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意见》精神,新津县研究出台了《中共新津县委、新津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力打造新津县青年(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工业创业园和农业创业园。万余平方米的孵化园地,创业培训、信贷办理等一站式的“保姆”服务,财政支持、税费减免等政府支持,让入园的青年创业者免除了许多后顾之忧。而随着返乡农民工的增多,新津县还在方兴镇打造起了返乡农民工产业化特色小镇,建立了“成都市返乡农民工万亩创业园”,给予土地、贷款、技术、税费等扶持政策,目前共培育各类业主150余户,规模流转土地1.3万余亩,完成生产性投入近3亿元。
——创业之路应该更坚定。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新津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近几年来,新津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就业创业的决策部署,圆满完成了省、市部门下达的目标任务,有力地维护了新津的和谐、稳定和发展,为成都市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殊荣做出积极贡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那时,城乡就业将更加充分”。为此,各地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奋斗,新津亦如此。
新津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新津县将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就业创业指导思想,进一步探索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就业创业发展之路。要更加努力地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优化创业环境,积极拓宽创业渠道,努力营造鼓励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激发全民创业活力,着力培育创业体系,构筑创业平台,落实创业政策,夯实创业培训。据悉,目前,新津全县已创建并保持“充分就业乡镇”12个,创建并保持“充分就业社区”29个;同时,就业结构正发生积极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继续提高,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吸纳能力不断增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为16:35:49,更加合理;全县城镇就业稳步回升,劳动力价格总体上升,从业人员持续增加,城镇就增就业人数累计达9242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2.9%以下的较低水平;2011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达20.21万人。
【创业故事汇】
扎根农村大学生种莲藕实现创业致富
她叫周静,是“80后”大学生,毕业后她报考了一村一大志愿者,服务期满,她毅然留下当起了地道农民,投身现代农业。经过半年的考察论证,周静最终选择了科学规模种植莲藕。
与许多大学生一样,创业之初周静也面临诸多压力:父母反对、种植地选择、资金缺口……在得知周静的困难后,新平镇党委、政府经过多方协调,帮她找到了适合莲藕生产的土地;县人社局、农发局、团县委也积极给予政策扶持,解决了周静创业初期资金少的难题。2011年10月,周静与另外3个志趣相投的股东,成立了新津川跃祥种植专业合作社,租用土地640亩,前后总投入109万元。
如今,周静的莲藕种植合作社逐渐形成规模,年产1600余吨,实现年销售560余万元,利润200余万元,现已形成西南三省最大规模的莲藕种植基地。周静不仅自己吃苦耐劳、勤奋好学,而且淳朴善良,热心助人,除了将当地农民的土地以租金形式入股合作社外,她还将1190余人次的富余劳动力吸纳到基地打工,每人每天至少能挣50元以上,同时,合作社还带动了10余户农户,种植莲藕200多亩,年产400吨,年销售64余万元。今后,周静还打算发展现代生态观光农业,根据农业生产和休闲观光的需求,扩大种殖规模,把莲藕产业与休闲观光旅游结合在一起,将打造一个集生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为农民增收致富开拓一条新渠道。
失地农民创业致富不忘家乡恩
从一家微型小作坊到如今带动200多人就业,李继跃不但自己从失地农民“变身”为企业小老板,也让当地大龄家庭妇女实现了在家就业。
10多年前,新津县五津镇文武村的失地农民李继跃,靠着一台旧印刷机、几台缝纫机和十几个工人开起了微型加工作坊,起早贪黑地迈出了创业的步伐。从家庭式小作坊搬迁进入新津工业园,再成立成都市新川包装有限公司,10多年里,李继跃逐步扩大着他的创业成果,如今他已经成为拥有员工100多人,固定资产上百万元的专业生产塑料编织袋私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板。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李继跃并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在招聘员工时,他总是优先考虑失地农民和刚毕业大学生。近几年来,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李继跃已经帮助了100多人实现就业,同时还在文井、羊安、兴义、花源、方兴设立了五个加工点,吸纳了当地的大龄农村妇女就近就地就业100余人,月收入平均能达到12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