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眼看寒假到安全健康很重要 孩爹孩妈做好准备了吗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1-29 13:28:13

  近段时间,武汉市儿童意外伤害事件频发:先有3岁儿童从16楼坠落,后有4岁男童在工地上掉进6米深桩井,26岁母亲为救儿子双双身亡。

  眼看寒假就要来了,每次假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同时也是孩子们发生意外伤害最频繁、最集中的时期。事故更多折射出的却是父母忙碌的同时,独居子女面临的困境。

  昨天,记者请来有关专家,以案例说法,为在职父母支招幼儿假期“安全指南”。

   3岁男童坠楼——别让孩子独自在家

  家住武昌徐东爱家国际华城的明明(化名)才3岁,或许他还没意识到自己有多么幸运。今年1月15日,他从16楼的窗户坠下,四十几米的高度,如果不是灌木丛的阻拦,他很可能在生命还处于花骨朵般的年龄,就被硬生生折断了。但代价也是巨大的,孩子脾脏被摘除,身上多处骨折。

  中南医院神经内科心理专家肖劲松副教授提醒:3岁内的孩子对某些危险有着天然的感知能力,然而他们对高空、距离没有概念。他们四处寻父母而不得时,一见到未封闭的阳台和窗户外的景色,就很容易爬出去一探究竟。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长最重要的不是教育而是加强防护,家中阳台、窗台,甚至卫生间的小窗户,都要做安全处理。

   工地上的坠亡——父母学点安防常识

  再过十多天,母亲张海霞原本就可以带着4岁的儿子回贵州老家过年。

  但1月20日晚,在洪山区铁机路,张海霞每天工作的工地上,儿子坠入6米深井。因为心急要救出儿子,张海霞没有选择呼救,而是自己也一头扎进深井。最终母子二人窒息而亡。

  参与施救的消防员说,如果张海霞能第一时间找工友求救,如果能直接报警,如果能等到天亮再施救,悲剧可能不会出现。张海霞为了孩子舍身施救,彰显母爱的伟大。但不当的施救方式,让孩子和自己遇难。

  江汉区青少年空间负责人陈宇常提醒:对于孩子意外伤害的防范,外来务工的父母意识十分欠缺。“每次组织家长参加安全课堂,外来务工父母往往不积极。而他们的孩子却会随身携带打火机、响雷这样的危险物。”这些家长应该学习一定的安全防范常识,遇险时拨打110,这是最基本的行为。如果要让孩子出门,一定让孩子结伴出行,并计算好孩子大致回家的时间。

   5岁童不见了——把孩子交给“托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父母白天上班时,会把孩子独自锁在屋内,但也有父母会将钥匙交给孩子,嘱咐几句便离开。

  近日,住在江夏大道南段5岁男童全全(化名)独自在家,白天打算牵着宠物狗圈圈去玩耍,但圈圈贪玩,丢下小主人自个跑远了。全全在追赶宠物狗时迷了路。直到晚上父母回家,看到蹲在墙角的圈圈,才发现孩子不见了。

  江汉区青少年空间负责人陈宇提醒:对于白天上班无暇照顾孩子的父母,一者可以将孩子送托管点或社区托管,二则可以邀约几名家长,轮流对孩子集中照料。

  陈宇说,目前全市建有49个青少年日间托管所,具体地址可在团市委“小时候”网站上查询。如果不方便,白天可以就近将孩子托管在社区,目前社区四点半学校已经全面覆盖。如果还是不放心,可以就近在街坊邻里中建立一个家长群,每天将孩子集中到家长那里,统一照料。

   幼儿假期安全指南

   相关链接

  1、白天上班前,尽量将孩子送到社区或指定托管点托管。

  2、家长要把所有家中安全隐患处理好,不能让幼童接触到用火、用气、用电等危险隐患。

  3、家中阳台窗台要做安全处理,安装栅栏。

  4、如果只能让孩子独自在家,要给小孩留个电话,家长每隔段时间电话问候。

  5、如果孩子外出,必须结伴而行,可将家庭住址放在孩子口袋里。

  6、告诉孩子独自在家时,若有陌生人来电,应假装呼叫爸爸妈妈,不让陌生人知道自己独自在家。

  7、告诉孩子基本安全常识:若没带钥匙不能爬楼翻窗户,可向社区或物业求助;若被反锁在家时,周边发生火灾,应把被子打湿包好房门,站在阳台上呼救。(记者刘元聪实习生谢红)

来源: 武汉晚报 作者: 编辑: 李雯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