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健康热点
春节剩菜剩饭怎么处理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1-28 09:30:56

  核心提示:春节期间家中的剩菜剩饭如果处理不当,重者会造成食物中毒,轻者也会给身体健康留下隐患。饭菜做得太多,接连几顿都是吃剩饭菜的食用方法更是对健康不利。那么,春节的剩菜剩饭该如何处理呢?

  1.剩饭剩菜需凉透后再放入冰箱。这是因为热食物突然进入低温环境当中,食物中心容易发生质变,而且食物带入的热气会引起水蒸气的凝结,促使霉菌的生长,从而导致整个冰箱内食物的霉变。

  2.荤菜2小时易生细菌。空气中的有害细菌,会在2个小时内附着在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上繁殖,蛋白质和脂肪在细菌的作用下,大都会产生有害物质,如硫化氢、胺、酚等,这些物质对人体有害。因此剩饭剩菜在烹饪后两个小时内放进冰箱,用较浅容器盛放,便于冷却。

  3.剩饭菜别过6小时。剩菜的存放时间以不隔餐为宜,早上剩的菜中午吃,中午剩的菜晚上吃,最好能在5至6个小时内吃掉它。如果食物存放的时间过长,食物中的细菌就会释放出化学性毒素,对这些毒素加热也无能为力。

  4.叶类蔬菜别过夜。有些隔夜菜特别是隔夜的绿叶蔬菜,非但营养价值不高,还会产生致病的亚硝酸盐。因此,如果同时剩下不同种类的蔬菜,应该先吃茎叶类的,比如大白菜、菠菜等,不吃隔夜菜。

  5.剩菜及打包食物必须回锅。冰箱中存放的食物取出后必须回锅。这是因为冰箱的温度只能抑制细菌繁殖,不能彻底杀灭它们。如果您在食用前没有加热的话,食用之后就会造成不适,例如痢疾或者腹泻。尤其是春节常见的鱼和海鲜类菜肴,其所含的营养也是大肠杆菌最好的温床,因此吃时应与酒、葱、姜等一起重新彻底加热,不仅保鲜,还有杀菌作用。

  6.剩饭剩菜不要置于铝制器皿内。铝在空气中易生成氧化铝薄膜,较咸的菜肴或汤类存放其中,会产生化学变化,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可以瓷器盛放后再用保鲜膜包上放进冰箱

  此外,过年天天大餐,自然剩下荤菜较多。这些肉类食物,尤其是鱼、海鲜类,再次食用前必须加热更长时间,因为空气中的有害细菌会黏附在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上繁殖,如果加热不够,杀不死这些细菌,人一旦吃了,极易发生食物中毒。

  剩菜剩饭最好能在5-6个小时内吃掉。在一般情况下,通过100℃的高温加热几分钟,就可以杀灭大部分致病菌。但是,如果存放时间过长,食物中的细菌就会释放出化学性毒素,即使加热,对这些毒素也无能为力。

  海鲜类:鱼是高蛋白食物,细菌很容易繁殖,吃剩的鱼上面,大肠杆菌在20℃左右的温度里,每8分钟就能够繁殖两倍,在五六个小时之内,上面的细菌量很多,热不透会让人的肠胃感到不适甚至引起急性肠胃炎。所以,吃剩鱼时一定要彻底加热。鱼、贝类等海鲜食品在加热时最好加一些酒、葱、姜等,这样可以提鲜,还有一定的杀菌作用,避免肠胃不适。

  肉类:畜、禽等肉类再次加热时最好加些醋。因为这类食品含有比较丰富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加热后,会随着水分一同溢出。但这些物质遇上了醋酸就会合成醋酸钙,这样不仅能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还有利于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总的来说,肉类食物热穿透力比较慢,当体积较大时,如果加热时间、加热温度不够,达不到杀菌作用,可能引起腹痛腹泻,甚至食物中毒。

  剩饭如何吃?一些人会把剩饭放到冰箱里冷藏,吃时用微波炉转几圈加热后就吃了。虽然饭是热了,但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剩饭在冰箱存放,在低温条件下米饭会变硬,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回生”。即使冷饭再经蒸煮或用微波炉等方法加热,也不会再恢复到原来的口感及消化吸收率。

  更重要的是,因为米饭、面条等淀粉类食物容易被葡萄球菌寄生,而这类菌的毒素在高温下也不易被分解。专家表示,淀粉类食物最好在4个小时内吃完,米饭放的时间长,即使在外观上没有变质也不要再吃了。米饭最好是随煮随吃,最多是隔餐,但不要隔夜。

来源: 新浪健康论坛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