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医疗健康新闻
洗脸用热水还是冷水?专家解读冬季怎么洗脸最养颜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1-28 08:40:42

  今天跟大家说说冬天怎么洗脸。也许有人会说,洗脸谁不会啊,还要你来讲。呵呵,先来看看这两天一则蛮热的微博:“冬天天冷,专家指出,常用热水洗脸,皮肤容易衰老。因为面部在冷空气刺激下,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遇热水则迅速扩张,热气过后,低温重新作用,毛细血管恢复原状,这样一张一缩,易产生皱纹,皮肤变松弛。”

  微博内容让不少爱美女士吃惊不少。冬天常用热水洗脸真的易变老?那么冷水洗脸是不是最护肤?来听听市三医院皮肤科杜晓航副主任医师、市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吴黎明、卜璋于医生,关于怎么洗脸最养肤的建议。

  冬天热水洗脸易伤皮脂层

  皮肤更干燥易生皱纹

  人的脸部有成千上万个皮脂腺。脸部中间,每平方厘米皮肤上就有多达300个皮脂腺。皮脂腺分泌的油脂,经过细管或滤泡到达皮肤表面滋润皮肤。吴黎明主任说,洗脸的目的是把脏东西洗掉,而又不伤害皮脂腺。

  三位皮肤科专家的意见一致:冬天洗脸,水温过热过冷都不好。

  当洗脸水的温度高于38℃以上时,水温超过人体的正常体温,也比皮肤的温度要高。在热水的浸润下,皮肤毛孔扩张,对于去除被油脂包裹的脸上的脏东西有好处,脸洗得更干净。但同时,脸上的皮脂也被大量洗去,甚至还会伤害角质层。而皮脂和角质层对脸部皮肤是有保护作用的。失去了它们的保护,皮肤会变得更干燥更脆弱更敏感,更易出现皱纹。

  热水也会使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活力减弱,也会导致皮肤松弛无力、降低弹性。

  冬天冷水洗脸对预防感冒有好处

  但会使皮肤营养不良失去弹性

  冬天许多人,特别是男人,坚持用冷水洗脸。这样对预防感冒确实有好处,不过皮肤科专家也提醒,冬天冷水洗脸对皮肤保养同样没好处。

  所谓热胀冷缩。当脸部皮肤遇到大大低于体温的冷水时,表皮微静脉会遇冷收缩。血管细了,流经的血也会变少。我们知道,人体各部分所需的营养,是靠血液送达的。流过的血少了,送来的营养也相应减少,就有可能造成皮肤营养不良。

  同时,皮肤受冷,皮下胶原会变薄、弹力纤维会延长,这对皮肤损伤很大。

  冷水也会使皮肤毛孔紧闭,无法洗净堆积于面部的多余皮脂、尘埃及残留物等污垢,不能达到美容的效果,更易出现黑头等。还有一些敏感性肌肤的人,受到冷水刺激后皮肤会发红、干燥等不适。

  接近人体体温的温水最养肤

  但脸上有痘痘的人适用偏凉的水

  市三医院皮肤科杜晓航副主任医师说,冬天,他喜欢用温水洗脸,水温34℃左右,用手试,有温热感,但不会觉得烫,略高于皮肤温度,但低于体温。这种温水,既能洁肤,又对皮肤没有伤害。

  市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吴黎明说,冬天洗脸次数不用太多,一天洗一两次脸就可以了。

  对于敏感性肤质的人,除了不要用太热或太冷的水外,还应使用标有“温和不刺激”或“敏感皮肤专用”的肥皂或洁面乳。洗脸时,用指肚和温水轻轻地揉搓,不要用毛巾使劲搓。

  如果是油性皮肤,可以尝试用一点含有干燥特性的洗面奶。

  市一医院皮肤科卜璋于医生提醒,脸上长痘痘或脸部皮肤有炎症的人,适合用偏凉的水洗脸,同时洗脸的动作要轻柔。

  脸上长痤疮的人,普遍有个误区,觉得清洁皮肤和去角质可以改善痤疮的生长。其实,迫切地想要清洁皮肤,就很有可能导致皮肤过干或刺激到面部的敏感皮肤。

  使用粗糙的毛巾、丝瓜筋或特制产品去除表层的死皮细胞,也会使痤疮雪上加霜。因为长有痤疮的皮肤已经受到刺激,擦破后容易发炎,留下痘印。

  皮肤太干的人

  不妨试试100%纯凡士林擦身

  洗好脸后,油性肤质的人,冬季也不适合用面霜,最好用乳液;

  而干性肤质的人,需要多用一些滋润型面霜。如果还是觉得干,可以用一点100%纯凡士林(护肤专用型)薄薄地打一层底,再涂面霜(之前最好在身体别的部位试一下,看看会不会过敏)。

  有些人一到冬天,下肢和手臂外侧很干燥,很痒,一抓一条白印子,而身体又没有本质性毛病,这个时候,也可以试试用100%纯凡士林擦身。刚开始可以早上、晚上各擦一次,涂的量可以稍微多一点。一般连擦一个星期到半个月后,如果皮肤的干燥瘙痒情况有明显改观。这个时候,可以改成一天擦一次。

来源: 都市快报 作者: 记者 张姝 通讯员 黄春燕 张颖颖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