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政务
住建部:夏热冬冷地区有必要冬季供暖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1-25 09:16:06

  注:地源热泵,把土壤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用于采暖。

  水源热泵,从水源中“提取”热能,送到建筑物中采暖。

  制图:蔡华伟

  编者的话

  到今天止,本报这组关于南方供暖的系列报道就要告一段落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南方地区民众冬天有了供暖诉求,这很正常,也应该支持。同时,也决不能照搬北方的模式,无视能耗和具体条件蛮干,应该因地制宜,探索新的途径。这也基本成为了一种共识。

  报道虽然结束,我们欣喜地发现,南方地区关于供暖的探索正在开始。

  夏热冬冷地区有必要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日前介绍,根据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用累年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温度作为主要指标,累年日平均温度≤5摄氏度和≥25摄氏度的天数作为辅助指标,将全国划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5个地区。

  他说,目前媒体关注的“要求集中供暖的南方地区”主要指夏热冬冷地区。这一地区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摄氏度的日数为60天至89天,以及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摄氏度的日数不足60天,但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8摄氏度的日数大于或等于75天。其气候特点是夏季酷热,冬季湿冷,空气湿度较大,当室外温度5摄氏度以下时,如没有供暖设施,室内温度低、舒适度差。

  他表示,夏热冬冷地区涉及14个省(直辖市)的部分地区,冬季潮湿阴冷,室外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人们的不舒适感要比同样室外温度的严寒、寒冷地区大,因此,夏热冬冷地区有必要设置供暖设施进行冬季供暖。

  北方模式能耗大、污染重

  住建部负责人说,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面积约34亿平方米、人口约1亿人,如果采取北方传统的全空间连续集中供暖方式,能耗每年将会增加约2600万吨标准煤,约相当于目前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暖总能耗的17%、“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中年节能量的20%;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约73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增加约5.2万吨,烟尘排放量将增加约1.2万吨;将会增加这一地区能耗总量,并且加剧环境污染。

  专家认为,若南方集中供暖,前期需要建设热源点、铺设管道,暖气入户还要改造室内共建,在许多南方城市主城区基本建成的情况下,大面积的铺设管网、改造既有建筑,难度非常大,对居民生活影响也很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说,南方冬季需要采暖的时间只有2到3个月,而不像北方那样4到6个月,这样集中供暖设施的年利用率就会很低,供暖企业人力成本也会变得很高。这些支出最终也会体现到居民缴纳的采暖费中,对居民而言也不节省。

   宜采取分散、局部、新能源供暖

  住建部负责人表示,夏热冬冷地区供暖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当地气象条件、能源状况、节能环保政策、居民生活习惯以及承担能力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确定供暖方式。

  他说,根据夏热冬冷地区供暖期短、供暖负荷小且波动大等特点,提倡夏热冬冷地区因地制宜地采用分散、局部的供暖方式,如:户用热泵式分体空调器、燃气壁挂炉、电采暖等分户独立供暖方式,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辅助等局部供暖方式;同时,通过改善外墙、屋面、外窗等围护结构,提高建筑的冬季保温性能。

  他表示,鼓励夏热冬冷地区充分利用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可借鉴北京菊儿胡同利用热泵技术供暖,也可学习北京东、西城区平房利用峰谷电蓄热供暖(居民负担低于传统集中供暖)以及北方地区地板电供暖技术等,提高居住环境舒适度。除余热废热利用外,不提倡建设大规模集中供暖热源和市政热力管网设施为建筑集中供暖。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认为,南方在供暖上应采用更加节能、经济、环保的多样化方案,同时将主动采暖和以被动保温隔热为目的的建筑本体节能结合起来。

  据徐伟介绍,目前在夏热冬冷地区已产生了以市场为驱动的新兴供暖市场。

  他认为,应坚持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模式。夏热冬冷地区的冬季供暖技术,比较普遍使用的除了房间空调器、电暖气等传统方式,分户式壁挂炉、家庭式中央空调、地板电热采暖等也逐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王炜 王云娜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