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的病房里住进了一位来化疗的老人,与其他病人不同的是,他的床边总是空空的,没有任何人陪护,甚至连一日三餐都无人送来。一位护士发现后,自己掏钱给老人买了饭菜,还号召自己所在的义工组织“阳光之家”里的其他成员一同关怀老人,为他送饭,陪他聊天。“家人”的温暖重回老人的病榻前。
老伴去世了子女都很“忙”
昨天下午,记者见到了这位护士,他叫刘东升,是个安徽小伙。“老人是16号住进医院的,当时就是一个人。开始接受化疗前,他还能自己下楼去吃饭。因为化疗的反应,这两天他就只能躺在病床上了。”刘东升说,前天午餐时间,他看见这位老人一个人静静地躺着,“我就问他为什么不吃饭,他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没胃口,等吊完针再说。可是等所有人都吃完饭,他的床头依旧是空空的,我就给他买了盒饭。”下午空闲时,刘东升坐在老人床边与他聊起了家常,“虽然嘴里说着无所谓,但从目光里我能感受到他对关怀的渴望。他很淳朴,也很健谈。”
老人姓徐,家住龙游,记者问到家人,他说:“老伴去世了,儿女有的在外地,有的要照顾刚出世的孩子,都忙。”老人的眼里闪着亮光。
义工送三餐爱心不间断
老人的床头放着一碗未喝完的粥,一份未吃完的快餐,他说:“让义工不要再给我送来了,我这些都没吃完呢。浪费了多不好。”刘东升说,为了让老人能吃到热的且利于治疗的伙食,义工还会一日三餐地送来,直到他出院。
原来,前天傍晚刘东升特地把老人的情况告诉了义工组织“阳光之家”的负责人叶若仙,希望其他义工能够在自己下班以后,来医院关怀这位孤独的老人。于是,昨天一早,就有一位义工专程从南区骑电动车来医院为老人送来了稀饭、面包与小菜,而叶若仙自己也在昨天中午买了一份营养快餐送过来,他们都陪老人说了好一会儿的话才离开。
邻床的病友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早上下雨,那个义工到的时候裤腿都湿了,但他送给徐老伯的稀饭却是热乎乎的。还给他打水泡茶,一口一个爷爷叫着,就跟他亲孙子一样。”
亲在多尽孝别徒留遗憾
叶若仙今年28岁,经营一家宾馆,她成立的“阳光之家”义工组织现在有5名成员,都是以前做公益活动时认识的,她说,昨天上午送饭的那名义工叫徐飞良。
“送个饭、聊个天对我们来说是件小事,但能让老人感觉不孤单。”叶若仙说,做了三年的义工,她对老年人这个群体有所了解,“我们身边有相当数量的空巢老人与孤寡老人,很多都有严重的心理障碍,他们缺的正是交流与关怀。每次我去敬老院或社区陪老人聊天,他们都很快乐,就像孩子一样。”
“爷爷去世时,我觉得自己没能好好尽孝,一直很内疚。所以后来希望把关怀给更多需要的老人。”叶若仙叹了口气说,“还是趁着长辈在世的时候多尽尽孝吧,遗憾是难以挽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