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看病难,难在医生少。经过3年医改的努力,我省基层卫生设施已经获得长足发展,但是栽好了梧桐树后,凤凰该怎么引?引来了又该如何留?
昨天,浙江省卫生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等七个部门,联合出台《引导和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到2015年我省将公开招聘一万名医学类大学生下基层,对于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村医将在身份、个人晋升和工资待遇等多个方面给予关爱。
每年仅5%本科毕业生愿去基层
到底哪些因素制约着基层医疗机构的吸引力?在出台《意见》之前,省卫生厅专门在基层以及医学生中开展为期半年的调研。
调研发现,我省每年大约有1.1万医学类毕业生,最终选择当医生的学生大约在50%左右,在这些从医者中,选择到乡镇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当医生的本科生中仅有5%左右,大专生中有55%左右。
据统计,我省基层医疗机构中,根据各地服务人口,核定了8.43万个编制,实际在岗在编的人员只有5.76万名,基层的医疗需求非常旺盛,却苦于招不到人。
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学历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乡镇卫生院的学历结构较好,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到了21.76%,高中及以下的学历仅占13.87%。到了村卫生室,这个学历构成比就倒了个,高中及以下的学历占到了49.09%,专科及以上学历仅占6.3%。
“基层卫生机构的硬件设施已经建得非常完善了,目前我省有62%的乡镇卫生院已经达到规范化标准,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70%左右。”省卫生厅基层处处长沈堂彪说,遗憾的是选择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较少。
在调研中,也对医学类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省卫生厅人事处长徐龙仁介绍,主要是3方面因素导致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当医生。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职业发展前景不明。和别的行业相比,医生这个职业非常特殊,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才能有不断的提升,和大城市的医院相比,乡镇卫生院能接触到的患者较少,制约了个人的发展。
其次是社会因素,据调查,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年收入仅在4万元左右。在欠发达地区,这个收入水平也难以达到。
最后是基层的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城乡二元结构,使得选择在基层当医生的人,子女就学和就业都会受到影响。
将帮助解决配偶就业等问题
正是看到这样的现状,经过多方协调,我省终于出台《意见》,对于选择到基层当医生的大学生给予系列关爱政策。
明确了大学生村医的身份,将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在卫生管理部门以及人事社保部门及医疗机构等官网上,公布招聘的岗位,根据各地实际和工作需求,将适当放宽户籍、年龄和开考比例等限制。各地还将统筹基层卫生事业编制管理,专门用于招聘医学类大学生。
对于招聘到基层(不包括城市、城关镇和中心站)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在签订聘用合同,约定取得职业资格的最低年限和服务期限后,将给予学费代偿。本科生不低于4.6万元,专科生不低于2.6万元,毕业到岗后补助40%,服务期满后补助60%。
考虑到基层的条件艰苦,将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对招聘到基层工作的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可提前一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中级资格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专业类别的考试。还可提前转正定级,并高定薪级工资。各地还将落实周转房或住房补贴,创造条件帮助解决交通、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工作生活困难。
对于选择当大学生村医的人,在流动上将给予优先政策。即在基层工作一定年限后,对于表现优秀的,优先交流到条件较好的地区工作,县级医疗机构新进人员时优先选调。对多年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岗位服务锻炼的优秀人才,将列入业务或管理骨干重点培养。
三年内将招万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在出台系列关爱政策吸引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就业的同时,我省还将建立长效机制,给大学生村医提供源源不断的后续力量。
启动集中公开招聘医学类大学生计划。全省计划在2013年至2015年公开招聘万名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今年上半年将开展全省性的集中公开招聘活动,力争完成招聘2000名医学类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任务。同时将定向培养1500名农村社区医生。
从2013年开始将有计划地组织选派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1000名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开展不少于两年的工作服务,逐步建立医学院校毕业生基层锻炼与职业成长相结合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