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健康俱乐部
最近老人骨折骤增多因骨质疏松 建议年少时多喝牛奶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1-15 08:56:21

  

  骨量好比存款,年轻时存得多,老了不怕不够用

  建议年少时多喝牛奶,年轻时多运动多晒太阳,中年后吃点钙片

  存钱养老的观念,大家都知道。但存钙防老的观念,许多人并不清楚。医生提醒,这段时间老人骨折的病例骤增,多因骨质疏松引起。预防老来骨质疏松,要从年少时做起。骨量好比存款,年轻时存得少,老来时就不够用,容易骨折,影响寿命。建议年少时多喝牛奶,年轻时多运动多晒太阳,中年后补点钙片。

  洗个脚,大腿骨断了

  起个床,胸椎骨折了

  84岁的陈大伯怎么也没想到洗个脚也会导致大腿骨骨折。那天晚上,大伯泡完脚后,抬脚擦脚,就在他用双手搬起右脚的瞬间, “咔嚓”一声,伴随着一阵剧烈疼痛,右腿不能动了。急诊入院,诊断为“右股骨干螺旋形骨折”,需要手术。

  浙江省中医院骨伤科博士季卫锋医师说,大腿骨是人体中最粗的长管状骨,一般来说不太容易骨折。临床上发生大腿骨骨折的多见于三类人:车祸、高处坠落、病理性骨囊肿者,像陈大伯这样,擦脚时导致股骨骨折的比较少见,情况算严重的。导致陈大伯骨折的“罪魁祸首”是骨质疏松,他患骨质疏松有十多年了。

  老年人的骨折,有时想都想不到。73岁的王大妈听说自己胸椎骨折,很是难以接受。前些日子,她起床时,胸腹部突然一阵剧痛。先后去了消化内科、心内科、普外科,检查都是正常的。后来又找到季医师。季医师建议她做个核磁共振。结果显示,王大妈的胸椎第八节椎体压缩性骨折。

  “胸椎上的脊神经支配着腹部肌肉,一旦胸椎骨折,就会刺激脊神经,导致肌肉抽痛。”季医师说,王大妈的骨折也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

  冬季老人骨折多,一是因为冬天衣服穿得多,行动不灵活。二是冰雪天气路面打滑。三是,冬天室外寒冷,加上雨雪等,许多老人天天窝在家里,晒太阳的机会少,更加剧了骨质疏松。

   35岁时人体骨量达到高峰

  所以要在35岁前多补钙多晒太阳多运动

  季卫锋医师说,骨质疏松已经成为骨伤科的常见病,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这与现代人的生活作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人的骨量在一生中呈抛物线走势:刚出生时,骨量较少。随着年龄增大,骨量增加。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岁-35岁时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值,即骨峰。此后,每年以0.5%的速度丢失。女性45岁以前,男性50岁以前,骨量处于缓慢丢失的平稳期。而女性一旦绝经,骨量丢失会加速,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男性50岁以后,随着机体的衰老,骨量也会进入一个快速丢失期。

  “骨量好比财富,是需要储存的,年轻时存得多,体内骨量的库存量就大,这样年老后在同等的骨量丢失情况下,储量越高的人,剩余的骨量就越多,发生骨质疏松的机会就越小。反之,年轻时骨量的库存量少,老年后患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就大。换句话说,预防骨质疏松应从年轻时开始。”

  季医师说,骨质疏松的最直接后果就是骨折概率大大增加。而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一旦骨折,对健康的影响往往很大。

  如何尽可能多地储存骨量?

  对小孩子来说,要多喝牛奶,多晒太阳多运动。对于小学生中学生来说,建议一天喝500毫升牛奶。

  许多年轻人虽然每天也在喝牛奶补钙,但天天待在室内,晒太阳的时间很少。而钙是要靠维生素D才能充分吸收的。晒太阳,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另外要增加户外运动。参加户外运动,既可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促进钙的吸收,又可增加肌肉的负荷,增强肌肉对骨、关节的保护作用。尽量不抽烟少喝酒,少喝含咖啡因的饮品,大量的烟酒会导致体内钙质流失,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从而影响骨骼健康。

  中年后,女性在绝经前后(45岁后),男性在50岁以后,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骨质疏松。这个时候,光从饮食摄入钙质可能已经不够了,可以考虑吃钙片补钙。

  

 

来源: 都市快报 作者: 记者 葛丹娣 通讯员 于伟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