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山县东案乡卢家村大宝山柑橘专业合作社里,一箱箱胡柚整装待发,将被运往杭州世纪联华超市。负责人彭国方相告,他从原先单纯种植胡柚改为种植、加工、销售一体经营,年毛收入已超百万元。
卢家村是传统胡柚种植大村,近年来在县、乡两级支持下,又发展胡柚深加工,仅像彭国方这样的经营大户就有20多户,胡柚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
“‘一村一品’并不是简单的一村开发一个产品,还需提品升级,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县农办负责人说,县里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早在2008年就出台专门政策,多年来共培育80个特色经济专业村,在此基础上,强力推进“一村一品”行动,由县主要领导“挂帅”,强品质、做品牌、提品级,着力提高产业竞争力。
针对柚子、石头、油茶等农村传统主导产业,通过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注入文化要素提高附加值,使其焕发新生机。石材加工剩下的边角废料,经砚瓦山村农民徐舍发的巧手雕琢,变成了一座惟妙惟肖的假山盆景,能卖1000多元,实现了“点石成金”。砚瓦山人世代以石为生,原本只是采石、贩石,收入不高,后来县里发展石文化产业,请进专家大师,办起培训班,教授石雕时刻及园林景观设计技艺,“泥腿子”成了“艺术家”,石产业也完成了向石文化产业的蜕变,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也借此提高到2万元。
同时,充分挖掘各地优势,对接二三产业,因地制宜发展非农新兴产业。辉埠镇石木岭村紧邻辉埠新区,依托周边矿山和水泥、轻钙企业,发展起现代物流业。村民小徐原本开手扶拖拉机,后买了一辆货车,年收入十来万元。他说,当初搞运输,因投资大、风险高,大家不敢轻易尝试。在上级支持下,村里成立物流公司,并与周边多家企业签订仓储及物流服务协议,打消了他的顾虑。如今,石木岭村有大小运输车辆60余辆,总运输吨位2000余吨,从业人数近300人,年产值达3000万元。
与之相似,何家乡黄岗村依托黄冈山资源优势发展农家乐,白石镇草坪村借助浙赣边际劳动力优势做大来料加工……在常山,特色产业已占农民收入的30%左右。如今,县“一村一品”行动计划已制定,“十二五”期间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7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