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大四男生陈超,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半年后,最终选择“逃离”。面对记者,他昨日解释说:“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应职场规则。”他放弃令人羡慕的工作,家人和师生多有不解。他想开餐馆,身边好心人“有风险”和“没前途”的提醒又让他有些纠结。
高中:在汉花100元买“信息”
读高二时,陈超赚取人生第一桶金。他通过在校门口摆地摊,几个月赚了1万多元。
当时,身边同学都比较喜欢看韩寒的《三重门》等青春、叛逆类小说。从中看到商机,陈超便从同学生活费中借了3000元,准备到武汉进一批这类图书去卖。
趁着休息日,他乘夜车到武汉,找了一个上午也没找到供货商。他就拿出100元,向一家书店老板打探从哪里进货。“由于我不在武汉和他竞争,他就告诉我了”。因对校园书店冲击很大,陈超最后放弃卖书。
大学:生意火时要提前10天预订
首次掘金让陈超后来下定决心学习经济类专业。作为市场营销专业连锁经营方向的学子,他在大学里没闲着。
大一时,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两室一厅房子,开了一家专供学子做饭、唱歌、打牌的娱乐室。“生意火的时候,提前10天预订才行”。
由于觉得难以扩大经营,半年后,他转让了娱乐室。
职场:感觉后面几个月在“打酱油”
进入大四之前,陈超觉得缺乏大型公司实践经验,便向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超市自荐。
经过两轮电话面试,去年7月,他到位于省外的这家全球知名超市开始了为期1年的见习经理职业经历。
“第一个月,我很有激情,问这问那。第二月,针对超市的不足,我提了很多意见,但很受打击。后面几个月,自己感觉就是在‘打酱油’了”。因诸多工作上的想法难以实现,陈超上月最终选择了离开。同事劝他,留下毕业后做个经理没问题。但他以“学到的经验都是老板的”为由婉拒。
收获:找到了自己的发展定位
陈超昨日说了3条“逃离”理由:“我喜欢按自己的想法做,职场多半时候要听上级的,很受束缚;我是一个直来直去的人,‘办公室政治’让我不开心;我不喜欢‘朝九晚五’生活,觉得年轻就应该搏一搏。”
陈超说:“家人期望我大学毕业后去做教师,或者考公务员。”对于他开餐馆的想法,有师生觉得创业有风险,应该先工作再创业。也有亲戚觉得开餐馆没啥前途。这些担忧让他有些纠结。
他表示:“半年职场经历,我的最大收获是找到了发展定位。总觉得年轻时不去实践自己的想法,会后悔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