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市民是如何理财的?今年又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变?昨日记者就2012年个人理财情况采访了部分市民及银行理财专家。“从我的切身感受来看,2012年普通老百姓的理财意识在逐步加强。去年有大量储蓄存款在加速向理财产品转化。”浦发银行天津分行个人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孙达表示,由于收益率比存款高且大部分理财产品均能实现预期收益率,去年理财产品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
白领李先生
理财实现预期最高收益
李先生告诉记者,家中存款基本是零存在银行,“后来看身边不少人都买银行理财产品,我也开始把存款买成理财产品。”
第一次购买理财产品,李先生拿出了5万元,“那期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5.1%,期限是60多天。”李先生说,“一开始担心有风险,但是到期后确实实现了预期收益,我又买了6万元的理财产品。”第二期的理财产品期限为108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8%。和第一期一样,第二次同样实现了预期收益。“第三次我丈母娘给了我两万元,一起买。最后买了一期也是60天的,买了8万元,预期收益率是4.8%。”
根据李先生提供的数据进行简单测算,购买这三期理财产品,李先生共获得1900元左右的利益收入,“今年我计划接着买理财产品,毕竟收益率比银行存款高。”
市民郭阿姨
存款+国债保障最重要
和李先生不同,郭阿姨的理财将保本、保收益放在第一位,“我觉得还是存款、买国债这种方式最有保障。之前各家银行都是基准利率,后来能上浮10%了,我就把逐步到期的存款转移到利率上浮至最高水平的银行了。”郭阿姨同时表示,自己有一部分长期不用的钱买了国债,“存款我一般存3个月、半年或者一年,但国债我一般买三年的,国债收益比上浮后的存款利率还高,虽然高出部分不多,但是收益多点儿是点儿。”
理财师提醒
今年理财可选组合模式
孙达表示,尽管当前老百姓的理财意识在加强,但是风险意识也需要加强。“去年不少市民买银行理财产品,大部分实现了预期收益,但有些市民并没有认识到,理财产品是有风险的,不是每次都能保本、保收益。事实上,在实现预期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中,有些其实出现了风险,但银行自身通过一些方式消化了。一旦监管更严格、规范,银行没有渠道消化这种风险,就可能无法实现预期收益。”
孙达建议市民,买理财产品时如果遇到收益率远高于同类产品平均收益的,要仔细分析,“首先,要弄清楚其投资方向;其次,要仔细看产品条款。”
在理财渠道的选择上,孙达表示,今年市民可以进行多样性选择,比如“理财产品+存款+其他”的组合模式。“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市民可以尝试一些风险性投资。比如,基金投资里的保本基金、债券型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等,今年收益预期会高于银行理财产品。”黄金方面,孙达预计,今年黄金价格走势将在平稳中逐步上涨,“不过不要对黄金上涨幅度有过大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