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8.26.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曝光投诉台
抽查鱼翅羹全假! 浙江查扣560余公斤问题鱼翅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1-08 08:59:40

  

  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在酒店里点一份鱼翅。别以为这就是享受奢侈的表现。也许,你吃到的根本就不是鱼翅,而是几十元一斤的人造合成翅!

  浙江省消保委历时半年,对全省上百家鱼翅经销商、宾馆饭店和加工点进行跟踪走访调查,其中一项是随机抽检全省各地十余家酒店各品种的鱼翅羹,并送至权威机构进行DNA检测,但均未检出含有鲨鱼成分。

  人造鱼翅横行

  省消保委从杭州一家水产品市场购买了一款长40厘米、颜色超白的牙拣翅送到检测机构检测,发现有大量黏稠明胶溢出,未检出鲨鱼成分,其纹理也不符合天然鱼翅特征。据检测专家分析,该鱼翅可能是用明胶等材料人工压模而成。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调查发现,市场上塑料袋包装的“素鱼翅”(人工合成鱼翅)十分普遍,里面是卖相喜人的金黄色干“粉丝”,只需几十元一斤。在外包装上,标明为“合成翅针”,成分为食用明胶、海藻酸钠等。此类人造合成鱼翅被酒店低价购买后,转眼就变成了餐桌上的鱼翅宴或佛跳墙等“高档菜肴”。

  加高汤后鱼翅真假难辨

  为验证真假鱼翅的味觉差异,省消保委与杭城某酒店共同完成一次鱼翅消费实验。发现添加高汤以后,人工合成鱼翅和真鱼翅不但没有味觉差异,形状也难以辨识。

  重金属超标严重

  省消保委还抽检了省内若干水产市场的干鱼翅,委托浙江省公正检验中心进行质量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干鱼翅镉超标,其中金钩翅镉超标达10倍。还有部分鱼翅甲基汞超标(甲基贡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环境污染物,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语言和记忆能力障碍等)。

  调查还发现,批发市场里无厂址、无鱼翅种类、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联系电话等产品十分普遍。不少鱼翅只用塑料袋简单包装,袋口用一条黄色牛皮筋扎紧,没有任何产品标识、标志。

  鱼翅没有高营养价值

  鱼翅之所以能卖高价,是因为不少经销商及餐饮店把鱼翅当做高档营养品来宣传,甚至夸口说鱼翅具有保健、补气及抗癌等各种功能。

  不过,专家表示,鱼翅并不具备高营养价值,不能与全营养食物(例如鸡蛋、豆类)相提并论。而且鱼翅经干制、涨发等加工程序,营养成分已所剩无几。一碗鱼翅汤的营养,绝大部分来自于其中的配料。吃鱼翅可以治癌的说法更是毫无根据。

  浙江查扣560余公斤问题鱼翅

  浙江省工商局在全省组织了对鱼翅市场的专项执法检查。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检查相关市场62家、鱼翅产品经销商617家、立案查处案件31件。

  目前,全省已查扣涉嫌问题鱼翅560余公斤、已分别向2家检测鉴定机构送检148批次鱼翅产品。据介绍,被查的鱼翅经销人员主要来自广东、福建等地,所售鱼翅产品也多从广州、江门等地的批发市场购进。省工商局已部署全省各级工商机关全面开展鱼翅市场清查行动,对市场上销售的不合格鱼翅要下架封存,并进一步查清来源及相关情况,全力狙击有害鱼翅流入本省市场。下一步的检测结果和案件调查情况工商部门将及时向社会发布。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邬愉波 沈雁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