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消费频道 > 消费新闻
上网本落寞退出历史舞台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1-07 14:01:00

  这两天,一则关于上网本停产的消息在微博引发热议。白领张女士才想起那个曾经随身携带,伴她工作打拼的华硕上网本,已经不知被扔到哪个角落去了。

  据媒体报道称,最后两家上网本制造商——华硕和宏碁,已宣布自2013年1月1日起不再生产上网本,加上此前三星、惠普、戴尔等纷纷抛弃上网本,意味着消化完市场上的库存后,这个诞生于2007年的PC市场宠儿将就此终结。

  业内普遍观点认为,扮演终结者角色的就是时下流行的平板电脑和“超极本”。但互联网观察家、速途网副总编丁道师分析称,智能手机才是那根压倒骆驼的稻草。

   杭州市场上网本迅速边缘化

  的确,上网本在杭州零售市场已经边缘化了。在百脑汇市场,记者发现有些品牌的上网本型号只剩下一种,而像华硕这样有五、六个型号的品牌也将产品堆在一处,不像其它电脑有自己的独立展位。

  “现在基本上没有顾客来问上网本了。而五年前,上网本刚出来的时候是很流行的,2000元左右的价格比笔记本要便宜许多,虽然内存不大,配置少一些,但因为其轻便小巧、外观时尚很受白领的欢迎,我的摊位一个星期能卖出七八台。”一位做了多年电脑销售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回忆。

  “现有两千元的上网本有可能降到一千多元,甚至几百元。”他表示。

  在电商网站上,上网本的销售已经开始尾货出清。京东商城页面显示,上网本半数都挂出了红色的“直降”或是“赠品”以及“售完即止”字样,在价格选择栏里,甚至还有“尾货清仓”的选项。

  曾被认为是IT行业未来方向的上网本,仅5年时间就走向没落,的确让人惊叹潮起潮落变化快。

  用过上网本的人大都会抱怨:开机慢、运行速度慢。目前,市场上的上网本CPU处理器大都还停留在双核配置,而智能手机的处理器早已进入四核时代,更不要说一般的普通电脑了。

  “智能手机无论从功能还是配置上都已经超过了网本。”丁道师认为,智能手机发展到现在,上网本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上网本是3G产业发展初期的产物,是个过渡性产品。

  华硕和宏碁已是最后两家制造上网本的厂家,之前三星、惠普、戴尔都加入到这个阵营,不过很快又转向了平板的制造而停止生产上网本。丁道师认为,低廉的价格也正是制造商们纷纷抛弃它的重要原因:“第一款上网本Eee PC的售价仅为199美元,这种定价留给制造商的利润空间太小。一旦采用微软的操作系统,制造商还怎么盈利呢?而如果配置低,消费者自然也不会买了。”

  “超极本”上位需迈价格这道槛

  记者在逛百脑汇时发现,一种叫做“超极本”的笔记本电脑正在兴起。

  什么是“超极本”?记者在华硕、索尼、联想Thinkpad、东芝四个店铺问了一圈,工作人员的答案总结如下:薄、轻、外观时尚、低耗能、电池续航能力强。

  简单说,“超极本”就是PC和平板电脑的合体,既拥有电脑的性能也能像平板电脑一样触控、便携,它的重量不超过1.5公斤,而普通的笔记本一般在2.5公斤左右。

  只不过,“超极本”的价格不够亲民——目前市场上的“超极本”价格最便宜的在7000元左右,配置高的动辄上万。记者从百脑汇市场了解到,相同配置的“超极本”比普通笔记本平均要贵1500~3000元。不过,配置低的“超极本”一些品牌均价在5000元左右,但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因为这些“超极本”并不具备平板电脑的功能。

  “超极本”被电脑生产商和软件商们寄予厚望,希望以此挑战苹果MacBook Air和iPad。从2011年开始,英特尔便开始推““超极本””的概念,不过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有曲高和寡之嫌。据IDC公司提供的数据,2012年上半年,全球“超极本”出货量仅有50万部,这一结果远远低于英特尔公司的预期。英特尔公司曾期望在2012年“超极本”能够在笔记本市场中占有40%的份额。而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出货量为1.74亿部。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编辑: 李雯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