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财经频道 > 财经新闻
央行官员吹风 下一步或放开存款利率上限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1-07 10:17:21

  “下一步可进一步扩大甚至放开中长期定期存款的上浮区间;待时机成熟后再逐步扩大短期和小额存款利率上浮区间,直至最终放开上浮限制。”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近日在媒体刊发的一篇文章中,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而对于本来在揽储上压力重重的商业银行来说,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将带来更多挑战。

  “整个银行的经营思路、管理方法等各方面都要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一位城商行高层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重视大行对利率的引领作用

  “从期限来看,短期存款对利率上浮区间的放开比较敏感,长期存款定价较为稳定。”盛松成在这篇文章中,列举了2012年6月央行扩大存款利率上浮区间后各类型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变化的情况,对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市场份额占比75%以上的大、中型银行均未上浮,有的外资银行挂牌利率甚至低至年利率1%左右。从额度来看,对于一些大额的单位存款,商业银行往往通过协议存款形式与客户协商确定利率,以保持客户和存款的稳定。

  上述城商行人士认为,对于全国性大中型银行来说,存款来源稳定,与各地政府及大企业的关系合作历史很长,对一些大项目和大企业的存款,具备很大的竞争优势,这也是其中长期大额存款的主要来源,先放开这部分存款的利率上浮区间,对目前的商业银行存款格局不会造成太大的改变,这也是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可行一步。

  但对于何时才算“时机成熟”,短期和小额存款利率上浮区间就此打开,上述城商行人士则认为,通过2012年的利率市场化起步,中小银行已经感受到了压力,如果未来完全放开存款上浮限制,对银行的经营将带来很大挑战。

  盛松成也在文章中表示,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可能导致银行过度竞争,进而引发风险,改革难度较大,各国利率市场化的完成均以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为标志。

  “可以说现在商业银行的盈利很多是来自受保护的息差,如果放开利率,各银行之间争夺存款是不是可能有价格战?”东南地区一家国有大行公司业务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各银行之间其实已经存在通过发行理财产品等方式,以价格拉动存款的竞争行为,为了覆盖变高的存款成本,银行的贷款利率也居高难下,资金的使用效率要求找到更多优质的项目,这对业务人员来说必然会有更多压力。

  对市场利率放开带来的价格竞争的担忧,盛松成在文章中称,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要重视发挥大型银行对市场利率的引领作用。央行可以通过对大型银行的窗口指导引导市场利率,最大限度地避免资金价格过度波动,也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成功完成股份制改革的大型银行在资产规模、经营管理水平、机构网点设置、盈利能力等方面与中小金融机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

  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必然将出现较多风险,盛松成认为,中小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利率管制放开后,这些机构往往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来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同时为了维持盈利水平,可能扩大发放高风险高收益的贷款。因此,要关注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小型城商行、农信社、农商行的风险。

  此外,他还表示,为了有效应对存款利率进一步放开后可能出现的市场动荡,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保护存款人利益,我国应结合国情,尽快推出功能完善、权责统一、运行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

  盛松成还认为,应该在宏观经济环境稳定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并认为近期通胀压力减轻、资产价格稳定、流动性总体宽裕,为利率市场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这些背景下,盛松成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机制只有与合适的商品生产条件相结合,才能有效调节商品生产的资源配置。要实现利率政策向实体经济的有效传导,仅仅进行价格改革、放开利率管制是不够的,还应在利率市场化的同时推进市场准入改革,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增加金融供给。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充分、良性的市场竞争,改善信贷供需关系,使利率政策的调整充分、顺畅地传导到实体经济。

  “现在资金信贷基本是卖方市场,缺乏形成市场化利率的基本条件,只有供给增多了,价格才会回归反映真实的供需关系。未来,引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是必然趋势,但在当前的管理体制下,如何实现还有很多难处。”一位对中国银行业长期观察的人士认为。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编辑: 李雯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