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汽车频道 > 驾驶培训
避免“闯黄灯”首要法则 你只能减速?!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1-05 11:27:14

  [养用贴士]相信广大网友对全国首例“闯黄灯”行政诉讼案也有所了解了,法院二审结果维持原判,“闯黄灯”是要被处罚的。对于这一规定,很多人都不理解,今天我们不去讨论到底对还是不对,只是想去从自身出发,想一想“闯黄灯”的危害,以及如何避免“闯黄灯”。

    事件回顾:2011年7月,舒江荣驾车经过秦山路路口时闯了黄灯。几天后,他收到交警部门的罚单,因“不按交通信号灯规定通行”而被罚款150元。舒江荣不服,认为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但也并没有硬性规定黄灯亮时,未越过停止线的车辆不能通行。他向海盐公安部门提请行政复议,复议的结果是,维持原处罚决定。舒江荣以处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无法律依据为由,把海盐交警部门告上了法院。4月6日下午,浙江省嘉兴市中级法院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上诉人舒江荣败诉。

   你试过在以下情况下闯黄灯吗

  相信通过“闯黄灯行政诉讼案”这件事,我们对于“闯黄灯”都开始重视了,不敢贸贸然的闯了。在通过交通路口时“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因为“闯黄灯”对于自己或他人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不过很多时候都会在有意无意间闯了黄灯,那么驾驶员通常在什么情况下比较容易闯黄灯?

  一、车速比较快,道路上比较少车辆(至少你后面没有跟的很紧的车)

  当车辆以60公里左右的时速行驶时,前方不远就是一个十字路口,这时看到的还是绿灯。随着车子慢慢接近路口时,发现绿灯已开始闪烁。这时如果有意识放松油门减慢速度的话,可以控制在黄灯亮起时,停在停止线之前。

  不过很多时候,都不太愿意松开油门或踩下刹车,因为觉得还有时间可以通过的,存在侥幸心理。而往往在车子还没到达停止线时,黄灯已亮起,由于车速太快也刹不住车,只好向冲过去了。另外,如果后面有车子(尤其是大货车)跟着,如果减速的话,怕被追尾。这时就算看到黄灯已亮起,还是选择强行通过。

  二、车速比较慢,交通拥挤。

  由于交通路况比较拥挤,在等候红灯的车都等的不耐烦了,一旦等到了绿灯,肯定是加快速度向前冲,争取以最快的速度通过路口。这时就绿灯闪烁了,甚至变黄灯了,也没要停下来的意思,争分夺秒向前冲,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赶时间的更是这样。

  三、被前面的车挡住了视线,不知不觉中闯了黄灯。

  交通比较拥挤的时候,我们都会跟着前面的车子走,如果在你前面的是货车等比较大的车辆,跟比较近的时候,常常会看不到路口的信号灯,就只跟着前面的车走,很冤的就闯了黄灯。

  ●冲黄灯后,会引发什么后果?

  通常从黄灯亮起那刻到亮起红灯那一刻,其间也就是那么的短短几秒时间,往往很难快速安全的通过路口。当然,如果你驾驶经验丰富,对路况有很好的预判能力,或许可以借助这几秒钟来帮你度过十字路口。然而,十字路口的路况非常复杂,变幻莫测,很多事故也就在那么几秒内发生的。

  一、闯黄灯变成了闯红灯。

  当你离十字路口比较近时,看到交通灯已为绿闪,这时离停车线还有一段距离。如果你潜意识里觉得即使黄灯亮了也可以继续通过,可能你就没有刹车,甚至通过加速来争取时间。可当你还没行至停车线却发现已变为黄灯,而黄灯持续的时间也就那几秒,很多时候当你到达停车线的时候,红灯已亮起。这时也刹不住车,也只能闯红灯了。

  二、造成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

  这种情况一般会发生在比较大型的路口,其主要原因是闯黄灯。因为黄灯亮的持续时间很短,也就几秒钟的时间,如果车辆闯黄灯,在那几秒内还没通过对面斑马线,而行人已经到了斑马线中间了,那么车辆只能停在十字交叉段。这时横向的交通灯已为绿灯,那么从横向过来的车就正好被堵住了。如果碰上上下班高峰期,这种情况就更为严重了。

  三、容易酿造伤亡事故。

  发生在十字路口的交通事故,大多数都是由于冲黄灯或红灯造成的,而这种事故往往非常惨烈的。试想一下,当纵向的车闯了黄灯还没通过斑马线时,红灯就已经亮起。这时横向的道路的绿灯也就亮起,如果横向的车子不是刚刚起步,而是几十公里的时速通过,那么与纵向的车子发生碰撞的话,后果的严重性就可想而知了。

 [1] [2] 下一页
来源: 东方网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