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养老护理这一职业越来越进入们的视线。2012年,我市组织三批180名护理员参加省、市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有59人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76人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21人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随着老龄化加剧,意味着需要更多、更优的养老护理人员,这样才能提高社会养老护理水平,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市民政局社会养老指导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我市60岁以上老人目前已占全市总人口的17.95%,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出现了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和未富先老等现象。虽然养老护理有了一定发展,但与实际需求仍有差距,主要表现为,公办、民办养老机构普遍遭遇“招聘难”,一方面,护理人员需求量大,另一方面,人却招不进来。此外,已有人员持证率偏低,从业水平低,许多人仍凭经验,而且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有的甚至不识字。
市社会福利院是市本级的公办养老机构,也是全市养老护理人员配备最好的地方,目前19名护理人员全部持证,但同样与实际需求有很大的差距。该院休养科科长张爱萍告诉记者,目前,院里护理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文化程度为小学、初中,而有文化、年纪轻的却不肯进来。“究其原因,观念没有转变,一些待业人员总认为这是服侍人的工作,低人一等,不愿干。另外,工资待遇偏低,这也是重要原因。”
“养老护理需要细致耐心和必要的护理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更需要高素质人员。”张爱萍说,要改变目前的状况,一方面,要加强引导,改变观念,增强职业荣誉感;另一方面,应根据职业奉献情况,提高相应待遇。
市民政局社会养老指导中心叶兵对此也表示,应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要建立定点培训机构,相关高等院校和职校要开设相关专业,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从业人员参加培训、考级。
令人欣喜的是,我省刚出台了对养老护理人员加强教育培训的意见,其中,包括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制度和提高该类人员工资待遇的规定。组织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的,可享受培训补贴和一次性鉴定补贴,鼓励分配向一线的养老护理人员倾斜,探索建立特殊岗位津贴制度。目前,我市正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