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传统“坐月子”后果严重?是古代社会对母亲的尊重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2-26 09:08:33

坐月子是“陋习”几成科研人员共识但民俗反映古代对新晋母亲的尊重

  “没有科学证据显示,传统坐月子能避免以后患慢性疼痛;相反,按传统坐月子的妇女更容易患便秘、痔疮、肥胖、腿抽筋、关节痛等疾病。”身在海外的一位科研人员“oztiger”的这番话,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在他看来,“坐月子”是一项有害无益的陋习。并且,这一医学观点并非他独有。

  有意思的是,“坐月子”的民俗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其实还具备独特的社会功能。

  传统“坐月子”后果严重:

  便秘、痔疮、肥胖、腿抽筋、关节痛

  “oztiger”所说的“坐月子”的“传统陋习”包括:不洗头、不刷牙、不洗下身、不正常活动、不晒太阳、不开窗通气,以及严苛的饮食禁忌。他得出“坐月子有害无益”的观点,乃是基于4篇科学文献,每篇又分别基于对大量中国城乡坐月子的产妇的调查统计。

  统计发现,我国坐月子的妇女,蛋、糖的摄入量严重偏高,蛋的平均摄入量是推荐量的7倍;蔬果、奶制品的摄入量则严重不足,近1/5的人完全不吃蔬菜,3/4的人完全不吃水果和牛奶。

  他认为,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摄入过多的糖却不刷牙,显然更容易患口腔疾病。坐月子的妇女更易患便秘、痔疮、肥胖、腿抽筋、关节痛等疾病,则与“活动量不足、高热量饮食、低纤维摄入量、低钙摄入量”有关。

  另外,统计数据表明:产妇本人的学历越高,越少坐月子;丈夫学历越高,越少坐月子;接受产前培训、产后家访的,更少坐月子。可见,坐月子作为一项民俗,正在遭受现代科学的猛烈冲击。

  以上观点,是不是一家之言?——答案是否定的。记者采访发现,产科专家们有充分的论据证明以上观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牛继兴便是为数众多的反对坐月子习俗的专家之一。

  专家说法:“少动”“大补”实与科学相悖

  牛继兴表示,坐月子与现代医学知识不相符。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生孩子对产妇身体造成损伤,因而产后需静养,不能下床、不能吹风……

  但现代医学认为,分娩过程虽然会对母体造成一定影响,但产后只需6周左右即可恢复到孕前状态。

  全国各地坐月子的习俗五花八门,但一致强调“少动,大补”。所谓的“大补”,就是摄入高热量食物“补气”、“补血”。事实上,母体摄入的营养只需满足产妇和孩子的需求即可,传统坐月子在摄入大量高热量食物的同时很少摄入纤维素,过多的热量在体内堆积,最终显现为肥胖。

  值得注意的是,医学研究表明,妊娠本身就会加剧产妇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如果在此基础上还“少动,大补”,无异于火上浇油,风险将进一步增加。

  另外,产后若摄入过多热量又长期不下床,不利于产妇子宫“恶露”的排出(恶露是子宫内膜在修复过程中产生的脱落组织物,需排出体外)。

  “坐月子”并非一无是处:

  是古代社会对母亲的尊重

  记者发现,绝大多数网友其实都接受“坐月子有害”的观点,但他们同时表示,要说服家里的老人,难度不小。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坐月子在中国从古流传至今,首先与古人的认知局限性有关,其次也与坐月子传统的“源头”有关。关于坐月子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2000多年前的《礼记》的第12篇《内则》,反映的是先秦时期的妇女地位。

  也就是说,坐月子在古代并非基于医学,而是所谓的“封建礼教”的组成部分,本质上是中国古代妇女产后的“仪式”。社会学研究认为,坐月子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发挥了调解家庭关系的作用:

  孩子的诞生让产妇“很辛苦”,产妇由此实现从人妻到人母、从“外人”到家人的角色转换,坐月子的仪式把产妇推到了家庭内部“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全家人甘愿为她付出、围着她转,产妇可趁机发泄各种不满情绪——这是她一生中难得的可以“牛一把”的时光,在男尊女卑的中国古代社会是个有趣的例外。

  此外,很多网友还注意到,不少坐月子的规矩或许适用古人,比如“不洗澡”,是因为古人没空调、没暖气、没热水器,而现代人一年四季都能在温暖的室内洗热水澡,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坐月子的习俗五花八门

  广州人:坐月子的“规矩”特别多,不仅不能洗澡洗头,还要喝炒米水、吃姜醋煲猪脚姜、用姜水洗手等等。其中,“不能洗澡洗头”这一点让身处炎热气候条件下的广州妇女“很是伤不起”。

  客家人:一月不许出门,一般不吃青菜,从分娩当天开始就要吃“鸡子酒”(含姜、鸡、酒)。坐月子期间,一般要吃10~30只鸡、10多斤老姜。

  山西人:三天内不准下床,一月内不出房门。期间,产妇以小米粥、面食、鸡蛋为主食,吃白水煮猪蹄、猪尾巴、鲫鱼汤等食物催奶。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文/记者 张强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