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长江和女儿潘阳
补助10元钱和5万元手表
童年的经历在潘长江的生活中一直留有阴影,“只是你们看不出来”。
“不怕你笑话,上高中的时候,我穿的衣服从上到下都打着补丁,即便是在那个年代,在同学们中间也算‘贫寒’的学生了。”
父母虽然都是著名的评剧演员,但是家里负担很重,“我父母两人一个月的收入加在一起不到90元钱,而这些钱要养活16口人。”那个时候,除了自己家8口人之外,大伯一家8口人每月也要等着潘长江父母接济。
“我到高中了,衣服、鞋子还全都是捡姐姐剩下来的穿,所幸母亲手很巧,一条裤子的某个裤腿膝盖有补丁,她会在另一条裤腿的相对位置也打个补丁,还会剪些造型,有的时候看上去还挺时尚的。”潘长江笑称。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85年,潘长江和赵本山合作演出《大观灯》时开始有所好转。那个时候一天要进行6场表演,每场有10元钱的补助,每天算下来就是60元,在那个年代相当可观——当时普通家庭一个月的收入也只有60元左右。
与巩汉林合作《对缝》开始,潘长江的演出酬劳升至每场800元到1000元,成为那个年代“先富起来”的一批人。高收入让潘长江开始有能力帮助父母,改善家人的生活条件。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对自己“狠不下心去消费”。
谈到自己最奢侈的一次消费,潘长江举起手笑道:“身上这块表是我最奢侈的消费。前一阵我看上了这块手表,非常喜欢,3个月的时间,那个商店我去了不下十几次,终于一咬牙一跺脚,买了!”
“多少钱?”记者很好奇。
“5.3万元!”
“啊?!这对您来说,应该不算太贵吧?”面对记者的感叹,潘长江并没有流露出舍不得购买自己喜欢东西的尴尬。“我是有能力承担这种消费,可我觉得,就是看看时间,带几千块钱的手表也不错呀!”“不过,我真的很喜欢这块手表,方方正正,黑白分明,简单,还带点青春活力,跟我一样。”潘长江笑了。
但如果是在家居用品的消费上,潘长江的态度则截然不同。在北京购买的几处房子,总是会花费很高的价钱来置办家居用品。“装修材料、床、沙发等我都会挑选最好的东西来买,而且是毫不犹豫的。”
潘长江认为,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宅男”来说,把钱花在家里非常划算,因为利用率很高。“如果我这一天没有工作,那么我可能会窝在沙发上一整天,恨不得粘在上面。”潘长江笑称每当这个时候,只有上厕所这种事情才会“亲自”去做。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