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嫩芽儿
洗碗0.5元,拖地0.5元 让孩子有偿劳动,到底好不好?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2-18 09:09:02

  心理专家说,有偿劳动是个契约,应明确孩子责任和义务

  小学生能攒到多少零花钱?如果你的想象还停留在胖乎乎的小猪钱罐和丁零当啷的硬币上,那你真是OUT了。近日有媒体报道,武汉市一位11岁的小学六年级女生,攒了6万多元的零花钱,而像她这样的“万元户”,有一个班上竟有7名!

  “洗碗0.5元钱,拖地0.5元,倒垃圾两次1元……现在商店里的小东西涨价了,我在和妈妈谈家务劳动涨价的事。”每年的巨额压岁钱,加上有偿劳动所得,小学生们渐渐地成了“万元户”。

  孩子的零花钱怎么给?给多少?“巨额”零花钱要怎么花?有偿劳动的激励效果好不好?一时间,“家长学堂QQ群”里热议纷纷。

  表现优异者才能多得奖励

  马女士给五年级女儿的零花钱上限是“每天最多10元”。她说:“女儿在一、二年级时,怕她饿了又不会买东西,就会在她书包里备上饼干、牛奶。到了高年级,她开始有一些购物需求,或是和同学玩的时候需要消费,我会给她多些零用钱,但不超过10元。如果有特别的需要,比如送同学生日礼物,买大额学习用品,我会酌情考虑。”

  杨女士的儿子正上三年级,一开始她给儿子开的月薪是100元,但儿子的钱财支配能力显然不行,“月初的时候活得很‘滋润’,花钱大手大脚,等到月中就变得身无分文,向我要求预支下个月的额度。”

  为了纠正和调整儿子的消费习惯,杨女士把月薪调整为周薪,还制定了一个付款标准:“‘周薪’是10到20元不等。家务和学习表现达标就给10元,表现突出就多给一些,但上限不超过10元,如果表现不好,零花钱也要相应减少。”

  “看表现给零花钱”也是不少老师的选择。

  童爸爸说:“我女儿学校给表现良好的孩子发‘天使币’,孩子可以用‘天使币’来换文具、奖品。如果攒满100个天使币,就让家长给孩子存钱罐里添100块钱。小孩子之间会相互比较‘天使币’的多少,他们对‘天使币’的在意程度大大超过金钱。”

  对孩子来说,天使币代表的是师长的肯定与鼓励,天使币越多意味着在校表现更优异,更受师长欢迎。“孩子在意的是横向的比较,如果你给他1万元,对他也没什么意义,但你给他10元,而别的小朋友没有,他反而更开心,会努力表现争取更多的天使币。”

  有偿劳动的激励效果好不好?

  也有家长担心,有偿劳动这种教育方式会给孩子造成这样的意识:不给钱就不劳动。如果将孩子的劳动和零花钱挂上钩,会在孩子潜意识里留下“零花钱=家务活”的观念。做了家务活,就向家长伸手要钱,模糊了自己作为家庭成员应该承担的义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郝丽萍表示:“家长和孩子在建立‘有偿劳动’契约时,应该明确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比如规定孩子每天要完成多少劳动任务,能获得怎样的物质奖励,如果劳动过程中偷工减料,或者是敷衍搪塞,也要承受相应的惩罚,比如不给劳务费,‘克扣’报酬。”

  “家长和孩子通过民主协商制定游戏规则,让孩子同意把劳动习惯坚持下来,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道德意识。”郝丽萍认为,如果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孩子的有偿劳动成果完全能通过义卖、捐赠等方式转化成“无偿奉献”。

  金颖的儿子是西湖小学三年级学生,前段时间学校组织了一场闲置物品的义卖活动,并把筹集的资金捐赠给山区学生。“儿子打算把一个玩具模型作为义卖品,我觉得这模型顶多值5元钱,但他觉得可以卖得更高,就把它定价为20元,最后被一个高年级男生买去了,而他自己也花了10块钱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金颖认为,孩子对金钱有自己的判断,他们愿意把钱花在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上,也未尝不可。

  延伸阅读

  洛克菲勒家族的零花钱教育

  洛克菲勒家族,给子女的零花钱很“抠门”。

  洛克菲勒一世小的时候,他爸爸从来不白给他零花钱,每天早上就让他到田地里去干农活,比如挤牛奶、除草。每天他就把这些活记下来,看看自己干了多长时间,然后按照一个小时5毛钱和他的爸爸结账,由他的爸爸核对时间后,再给他零花钱。

  洛克菲勒二世给孩子们每人发一个账本,每一分钱的用途和时间都要记下来,在下个星期发零花钱之前要交给家长审查,如果账目记得清楚,并且用途正当,这个星期就可以多领1元钱的零花钱,不然,就要从这个星期的零花钱里面扣掉1元钱。

来源: 每日商报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