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的在风中翻转,香香的在碗中盘旋……”12月12日,我们一踏进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徐合仙家里,就看到她一边刷洗衣服,一边哼着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是来参观的吧?”74岁的徐合仙说,“我这宅子有300多年历史了,你看堂屋板顶上还有3个燕窝,明年燕子肯定又回来……”
老屋雕梁画栋,有着独特的恬静与安详,庭前的菊花、鸡冠花、串串红等花卉悄然绽放。
“古村是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是发展的根基。”村党支部书记汪衍君相告,该村历经600多年,保存着110多处徽派风格为主的古建筑。在保护历史遗迹、文化遗存的基础上,着力美化环境,唱响“村歌”,做大“大陈面”等产业,培育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美丽大陈”。如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近百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000元以上。
江山境内有清漾毛氏文化村、三卿口古瓷村、廿八都古镇等历史文化村落,古栈道、古宗祠、名人故居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1处,其中国家级一处、省级14处,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2个、省级10个。近年来,该市累计投入3亿多元,深入保护和挖掘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民俗风情村落,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主题,奏响美丽乡村建设的新乐章。
江山市立足“美在古村”,高起点规划,永续化管理,以原真性保护确保原生态留存。编制了《江山市特色文化村发展与保护规划(2009—2020)》,明确全市30多个历史文化村的发展定位、主攻方向、重要措施等,并聘请高资质单位对每个历史文化村进行规划设计。
“一个古村落就是一段传奇故事。我们通过保障世居群体完整性,让他们‘住在古村’,确保村风民俗、非遗等源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江山市农办主任姜善根说。在廿八都古镇保护开发过程中,搬迁户不到原住房人口的10%,实现13种方言、142种姓氏自然延续。
这个市还着力将古村落的“文化基因”转化为发展优势,保障村民“住得下、富得起”。按照“历史文化村点定到哪里,项目资金和配套服务就跟到哪里”的要求,整体推进农村住房改造、中心村培育等工作,今年就新增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各类专项资金6480余万元。规范提升古村落休闲旅游,并通过举办“毛氏文化节”、“中国丹霞风光摄影大赛”、“中国古镇文化论坛”等品牌节会活动,不断扩大区域影响力。